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特色小镇 >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专家解读特色小镇应该如何创建?要规避哪些误区?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01-31  点击:678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特色小镇的建设掀起了一波热潮。不过,也要注意到,少数地区在特色小镇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以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有些地区甚至存在小镇房地产化等苗头。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特色小镇的建设掀起了一波热潮。不过,也要注意到,少数地区在特色小镇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以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有些地区甚至存在小镇房地产化等苗头。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四部委针对特色小镇发展现状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各地区要准确理解特色小镇内涵特质,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推动创新性供给与个性化需求有效对接,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新型城镇化有效载体。
 
  特色小镇应该如何创建?要规避哪些误区?记者邀请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等专家对此发表看法。
 
  创建特色小镇要因地制宜
 
  记者:作为人口及产业的核心载体,小城镇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经济活力点,如美国高科技小镇集聚的硅谷。在您看来,特色小镇的创建主要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各地应如何因地制宜地打造独具特色的小镇?
 
  胡敏:创建特色小镇其核心就在于一个“特”字,就是要因地制宜、立足地情,打造特色,彰显价值。因此,创建特色小镇,一是必须作出全面系统规划,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与新型城镇化、与振兴乡村发展战略紧密衔接;二是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重在产业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三是要尊重地方历史文化风俗和农民意愿,必须发挥地方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能够给村镇农民带来实惠,拓展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这四个方面内容也是我们强调的因地制宜所在,不能千镇一面,搞政策一刀切、方法一刀切、部署一刀切。为此,就需要科学布局、顶层设计,在充分调研、民主决策的基础上设计规划,分步设施,不能急功近利。
 
  宋清辉:特色小镇并不是简单的工业园区或服务业集聚区,而是包含“小城镇、产业、人群、文化、机制”五大核心内容的产业聚集区,并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持续集聚特色产业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具体而言,特色小镇的形成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自然形成的特色小镇,通常会以旅游业为主,例如凤凰古城、江西婺源;第二种是通过媒介宣传形成的特色小镇,例如因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而出了名头的雪乡;第三种则是由政府应上级要求、为了经济发展,打造的具有政策性的特色小镇,例如常州的石墨烯小镇、徐州的沙集电商小镇等。
 
  白明:要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建设特色小镇,就应该根据当地人口结构、周边产业、交通物流条件、政策环境等方面来规划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设计出的这种特色小镇,就能够更加接地气,就能够更加为人所接受,那就更有特点。
 
  特色小镇必须有产业支撑
 
  记者:有专家表示,在特色小镇的创建中,要防止房地产开发过多、过滥,形成“假小镇、真地产”,改变特色小镇的本质与特征,扰乱特色小镇的建设方向。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胡敏:这个提法和担忧是很有道理的。从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推进的过程看,就明显存在新的“圈地运动”,不少地方或企业把发展特色小镇又看成新一轮开发房地产的历史机遇,又按照上世纪90年代搞开发区的思维和路径来开发特色小镇。其实,按照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看,单一“圈地思维”已经失去了发展空间,没有产业支撑的小城镇开发建设必然误入歧途,重蹈历史覆辙。不仅地方财政没有可能支持,就是社会资本投资也难以跟进,“画图经济”搞特色小镇是没有前途的。事实上,发展特色小镇,首先要做的基础性工作非常多,比如,农村结余土地和基础道路的整治,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乡风民情的重塑,基本治理框架的构建,地方文化脉络的梳理,等等,不从这些基础做起,马上就搞大的规划,马上就搞招商引资,“巢”还没有筑好哪能引来“凤凰”栖息呢?
 
  宋清辉:我国特色小镇在历史沉淀、挖掘和产业创新等方面还不充分,在产业技术方面也不够成熟,这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不同形式的特色小镇具有不同的优劣势。比如说,全国到处都在发展农家乐、让大家追走地鸡、住民宿,那么特色便荡然无存。而且这类活动场所多了,各地也没有什么差异,去往这些地方的游客也会越来越少,所以这类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限量。
 
  白明: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就是这个拿特色小镇作为概念发展房地产。我们的特色小镇并不是说就不用包装了,实际上,特色小镇不能只发展房地产。当然,特色小镇,如果说没有房地产这样的产业也是不现实的,毕竟这也需要一些基础设施,比如居住设施的建设等。但是,特色小镇建设还必须有产业来支撑,这一点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也要与房地产相协调,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要与房地产良性互动。
 
  “特色”才是创建小镇的核心元素
 
  记者:四部委出台进一步规范特色小镇的有关文件,特色小镇建设是否会降温?未来,特色小镇之路该怎么走?
 
  胡敏: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讲得好,讲出了建设特色小镇的内涵和精髓。但落实起来并不容易。这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跳出特色小镇看特色小镇”。从目前我国乡村小镇来看,仅仅靠自身建设难度相当大。没有城乡融合发展,在城乡融合上做足文章,就会一哄而起,到头来也必然是“昙花一现”。那么如何融合,就是前面讲到的,必须从更高层面,从一个省一个县,甚至是一个区域的高度加强规划和顶层设计,必须从建设产业链条和城镇发展链条考量。
 
  宋清辉:当前,特色小镇大热,但同质化非常严重,例如互相重叠、一窝蜂、交叉、重复等,特色小镇亟需降温。与此同时,还要防止特色小镇房地产化。特色小镇不是有些地方政府所理解的那样简单盖房子,一旦其房地产化就会背离初衷,甚至会拉升土地成本,给特色小镇带来库存。作为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特色小镇重在科学规划系统安排,即需要对核心产业、特色文化定位、长远生态保护等进行科学规划、系统安排。与此同时,还要做到市场主体不缺位、政府引导不越位,真正实现科学规划,坚决摒弃政府传统的大包大揽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还要建立完善特色小镇考核和退出机制,对设计规划和选址不适合的小镇,要制定退出名单。总而言之,“特色”是创建小镇的核心元素,没有“特色”的特色小镇不是真正的特色小镇。
 
  白明:特色小镇实际上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出了一些问题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方向走偏了,我们要及时纠正,如果说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要坚决制止,如果带来耕地资源浪费,也要坚决制止。我认为,国家可以出台一些规定,来进一步规范,比如,规定小镇可以干什么,就是类似于负面清单似的,不可以干什么。事实上,国家有规范,并不是要求特色小镇千篇一律,而是更加强调它的特点。
上一篇:2018年,郑州全面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和森林特色小镇创建
下一篇:如何建设体育旅游特色小镇?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