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特色小镇 >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海宁市以供给侧改革为统领加速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01-15  点击:849
近年来,海宁市以供给侧改革为统领,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建设特色小镇的决策部署,以谱优规划、统筹要素、优化服务为思路,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融入到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开创了海宁特色小镇建设新局面。

  近年来,海宁市以供给侧改革为统领,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建设特色小镇的决策部署,以谱优规划、统筹要素、优化服务为思路,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融入到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开创了海宁特色小镇建设新局面。截至目前,“皮革时尚小镇”和“阳光科技小镇”成功入围省级创建小镇,“厂店小镇”和“潮韵小镇”列入省级培育小镇,“布艺小镇”和“路仲博物馆小镇”列入嘉兴市级小镇,省级和嘉兴市级特色小镇总量列嘉兴各县市区首位。
 
  一、谱优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提高供给质量。
 
  一是以“育”促优,构建省市联动梯度培育布局。2015年出台《海宁市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意见》,经过三年培育创建,建立起了以省级特色小镇为示范,嘉兴市级特色小镇为主力的梯度格局。“皮革时尚小镇”入围省级第一批创建名单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超50亿元,成功创建3A级景区,今年拟申请验收命名;“阳光科技小镇”2017年入围省级第三批创建名单和省首批培育类高新技术特色小镇名单,2017年完成投资20.96亿元;“厂店小镇”、“潮韵小镇”、“布艺小镇”和“路仲博物馆小镇”4个嘉兴市级特色小镇已累计完成投资62.2亿元。
 
  二是以“特”为要,科学设定小镇发展定位。立足“市场化”和“高端化”定位,充分挖掘小镇及周边地区在产业、区位、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做到统筹谋划,有机结合。立足长三角城市群和省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对照省八大万亿产业和区域主导优势产业,明确小镇产业定位,寻找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打造出独特的产业生态。截至目前,已实现以皮革产业为龙头打造“皮革时尚小镇”,以太阳能产业为龙头打造“阳光科技小镇”,以家纺产业为龙头打造“布艺小镇”,以“海宁潮”为特色打造“潮韵小镇”。
 
  三是党建统领,发挥“红色基因”优势助力小镇发展。把好小镇党建工作“方向盘”,建立市领导和市委两新工委直接联系嘉兴市级以上特色小镇制度,打造小镇党建品牌,全面引领小镇发展。皮革时尚小镇在联合属地街道、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党委成立小镇党委的基础上,组建了“海宁皮革时尚小镇服务联盟”,为全面深化皮革时尚小镇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阳光科技小镇依托属地袁花镇党委,以小镇范围内红新村、晶科能源等为节点打造示范带,将区域内基层党建特色资源、产业资源、自然人文资源等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一批“阳光科技党建”特色工作群,有力推动了小镇建设。
 
  二、外引内蓄,增强核心价值,改善供给结构。
 
  一是加快动能转换,力促产业转型升级。紧扣小镇产业特色主题,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和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的理念融入到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以“四新”促“四化”,突出做好“高、新、轻、绿”四篇文章。皮革时尚小镇围绕产业链,积极向“制造+设计+品牌+互联网”转型,小镇内皮革行业品牌中现有4个中国驰名商标、16个省级名牌、7个嘉兴名牌,拥有自主品牌、自主设计能力的设计企业40家,设计中心工作室60家,专职设计人员642人。潮韵小镇积极做大“潮”文化,在谋划钱江潮旅游开发的同时引进国内专业团队,通过音乐产业开发实现“潮”元素集聚,加快新兴动能成长。
 
  二是坚持项目引领,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整合、重构小镇内各种发展资源,招引具有领潮作用的“大、好、高”项目,以产兴镇,以镇带产。对各小镇在谈项目、意向项目、签约项目,从项目招商、对接、落户、建设、投产一跟到底。创新“模拟制、联审制、代办制”等审批机制,落实专人跟踪服务,为项目准入、审批办理、要素供给等全程提供服务。皮革时尚小镇创意区项目从成立项目公司,到正式开工只用时46天,创造了海宁市项目开工新纪录。阳光科技小镇自2017年8月列入省第三批创建名单以来,已启动项目27个,晶科能源通过技改项目,刷新多晶量产平均效率世界纪录。
 
  三是打造最优平台,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将小镇作为优化平台,打造具有产业支撑、要素支撑和环境支撑的众创生态系统,快速集聚人才、科技等高端要素,成为筑巢引凤、孵化梦想的新天地。皮革时尚小镇加快产学研合作力度,通过和中国美院、清华美院、北京服装学院、柏丽慕达时装学院等国内外知名学府合作推动设计能力提升,目前小镇设计服务收入已累计达到5.67亿元,设计成果转化产值累计94.05亿元。阳光科技小镇着眼科技创新,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拥有省级研究院2家,建有企业大学晶科商学院,2017年新建成国家级太阳能利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为全国三大中心之一。
 
  三、多端发力,注重改革创新,打破供给约束。
 
  一是深化投融资改革,拓展小镇建设维度。紧紧围绕“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创建精神,把小镇培育创建作为国家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试验区和样板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小镇建设。皮革时尚小镇在核心区项目的建设中,以3:7的比例撬动了社会资本进行股权投资;小镇运营主体皮革城成功开发融资服务平台,2015年7月上线至今,已累计为1120家企业提供共计46亿元的社会化融资服务。阳光科技小镇以PPP模式与世界500强中建国际合作,目前首个子项目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路仲博物馆小镇以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25亿元,为小镇下一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是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小镇发展环境。以给权利做减法,为服务做加法的理念,在小镇范围内出台《海宁市进一步优化高效审批服务推进皮革时尚小镇建设“最多跑一次”的实施意见》等2个专项方案,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市场监管、城管、司法、质检四部门已全面入驻皮革时尚小镇,不断简化办事材料和办事流程,为商户、创业者、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阳光科技小镇针对企业投资项目,构建“一窗受理、全程代办”服务机制,建立小镇代办项目预备库、审批库、竣工验收库和产权办理库,为小镇内项目提供从招商、落地、推进到投产全流程服务。截至目前,阳光科技小镇已完成25个项目的代办服务。
 
  三是配强政策支持,增加小镇培育深度。在土地要素保障上,实行“统筹安排、及时归还、滚动使用”,省里按省级特色小镇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市里再安排一定量的计划指标作为特色小镇建设周转指标。2015-2016年,皮革时尚小镇获省级土地指标212.5亩。在资金要素保障上,出台《海宁市特色小镇建设财政扶持政策》,实行省、市、县三级分类奖励政策,省特色小镇奖励金额全部返还特色小镇,嘉兴市级试点特色小镇申报试点成功当年和创建验收通过后分别奖励100万元。阳光科技小镇、潮韵小镇等4个特色小镇在嘉兴市2016年度市级特色小镇考评中各获得专项补助资金100万元。在人才要素保障上,出台《关于加快海宁市时尚服装业核心区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政策文件,全方位集聚各类人才,截至目前,皮革时尚小镇已引入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55人,新四军创业人数2670人。
 
上一篇:特色小镇已转向一个新的风口,如何走出特色?
下一篇:绿色建筑势将成为特色小镇的主流趋势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