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特色小镇 >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特色小镇建设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抉择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9-18  点击:708
特色小镇建设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抉择。它汇集了新兴的产业、优秀的人才、高端的资源,既是新经济新业态的“前沿”,又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更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塔尖”。

  特色小镇建设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抉择。它汇集了新兴的产业、优秀的人才、高端的资源,既是新经济新业态的“前沿”,又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更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塔尖”。特色小镇的“新”属性,决定了党建工作必须要有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才能确保不断夯实党在“新阵地”的执政根基。浙江丽水特色小镇数量多、类型多、难点多,党建工作必须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灵活举措,主动聚焦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发挥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的“红色引擎”作用,确保小镇建设“跑得”又好、又快、又稳。
 
  以新理念建强队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特色小镇发展关键在人。不在人多,但一定要强,必须创新选才、用才、引才、育才的理念,播好小镇建设的“种子”。坚持“内外”相济,既注重内部发力,选好配强小镇党建队伍,加快培育年轻党员干部,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又注重外部借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与小镇发展相匹配的高端人才。坚持“双向”相通,把企业的关键人才发展为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的关键人才,形成党员与人才之间的双向良性循环。坚持“人岗”相适,根据岗位需要选人才,根据人才特性择岗位,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新理念锻造一支政治素质高、责任担当强、攻坚能力好的特色小镇建设“生力军”。
 
  以新模式促进融合。特色小镇“一镇一业”,各不相同,党建模式也要因镇而异、因镇制宜、融合发展,防止“两张皮”。坚持发展模式与小镇特色相融合,根据特色小镇产业、企业、行业、协会、区域等不同特色,创新产业覆盖、龙头带动、区域共建、地域兜底等党建模式,推动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全面覆盖。坚持组织模式与小镇形态相融合,根据特色小镇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创新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组织设置和工作方法,推动党组织体系与特色小镇业态拓展、组织运行、形态变化的紧密结合。坚持运行模式与小镇功能相融合,根据小镇涵盖的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不同功能与需求,创新和完善区域化共建、开放式组织生活、多元化要素保障等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特色小镇的功能叠加、同步运行。以新模式打造一个党建工作和小镇发展目标同向、工作同力、发展同步的“命运共同体”。
 
  以新载体推动发展。抓特色小镇党建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发展,只有主动融入小镇的建设与管理、产业的培育与壮大、职工的工作与生活,才能真正成为小镇发展的“助推器”。推进“党建+管理”,建立特色小镇共建理事会、党建联盟、党建工作联席会等载体,协调解决特色小镇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化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工作支部、“六小”工作法等做法,补好小镇的管理和服务短板。推进“党建+产业”,主动作为赢得地位,深入企业一线,摸清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列出“清单”,用情用心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扫除企业发展的“绊脚石”,精准助力产业发展。推进“党建+民生”,关心党员和职工的学习与生活,努力营造“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组织”的温暖氛围,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存在感”和党员职工的“获得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新载体打造助推特色小镇健康快速发展的“红色引擎”。
上一篇:国家政策利好 养生小镇正当其时
下一篇:四川的特色小镇总体建设情况如何?怎么建设好小城镇?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