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十五五” 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顶层指导文件,该文件明确将全国碳市场建设作为核心抓手,为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绿色低碳发展划定了目标框架、实施路径与保障机制,系统性夯实了经济绿色转型的制度基础。
碳市场:绿色转型的关键政策工具
碳市场,作为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在我国的绿色发展蓝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目前,我国已成功建立起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及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这两个市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全国碳市场体系的基石,推动全社会逐步树立起“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 的低碳发展意识。
“十五五” 时期绿色转型目标明确
《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与任务书。到2027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将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而到 2030 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同时打造出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进而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这些目标的设定,无疑为“十五五” 期间我国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通过碳市场的逐步完善与拓展,传统产业将面临深度转型的压力与动力,新质生产力也将在绿色低碳的土壤中得以培育和发展。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序拓展与完善
在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方面,《意见》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指南。根据行业发展状况、降碳减污贡献、数据质量基础、碳排放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我国将有序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
在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上,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制度至关重要。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行业特点、低碳转型成本等,明确市场中长期碳排放配额控制目标,并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到2027 年,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同时,稳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以平衡市场供需,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流动性,合理确定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比例。
此外,对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意见》强调要统筹好全国市场与地方试点市场的关系。现有试点市场需规范建设运行,助力区域绿色低碳转型,鼓励其在扩大覆盖范围、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健康有序发展碳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市场建设探索经验。同时建立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不再新建地方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积极发展与推进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建设同样被提上重要日程。《意见》提出要加快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针对可持续发展效益显著、社会期待高、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的重点领域加快方法学开发,有效服务社会自主减排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强化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审定、实施及减排量核查等全链条管理,项目业主、审定与核查机构要恪守诚信原则,严格落实承诺事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全国碳减排资源统筹管理,规范各类自愿减排交易活动。
在核证自愿减排量应用方面,倡导推动党政机关、企业、社会团体等在绿色供应链管理、开展大型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绿色低碳生活等方面,积极使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完善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规则,提高国际认可度,积极服务有关行业企业国际履约和产品碳中和。
提升碳市场活力,全面加强能力建设
为提升碳市场活力,《意见》鼓励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完善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制度,规范开展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活动,拓展企业碳资产管理渠道。同时,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逐步引入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交易。
在全面加强碳市场能力建设方面,我国将建立健全与全国碳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有利于加强统一监督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推动建设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的全国碳市场管理系统、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强化服务功能,保障数据安全。完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加强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管理,严格规范碳排放核查,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加强技术服务机构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将为全国碳市场的稳健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绿色转型,未来可期
《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的出台,为“十五五” 时期我国经济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通过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与完善,我国将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更为平衡的支点,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深度转型,培育出更具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社会组织、每一位公民都将成为绿色发展的参与者与受益者。让我们共同期待,在 “十五五” 期间,我国在经济绿色转型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