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四五规划专题 > 相关动态

郑州十四五规划启动 2020年重点项目381个 投资3140亿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0-03-23  点击: 5618次
  郑州十四五规划启动,郑州大都市区(1+4)2020年度省市重点项目已经发布,共计381个项目,投资3140亿;在2020年度833个重点推介项目中,郑州都市区占了291个。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起点,郑州大都市区(1+4)2020年度省市重点项目已经发布,共计381个项目,投资3140亿;在2020年度833个重点推介项目中,郑州都市区占了291个。随着掌舵人的就位,宏图已经描绘,郑州将扬帆起航踏上新的征程、将乘着国家新战略机遇阔步向前、腾飞发展!
 
01 长江经济带 发展新蓝本
长江经济带2016年印发,是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示意图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面积约205.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40%。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的重大决策,也正是这个战略,奠定了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南京、杭州、上海等沿江核心城市的发展基础。
 
特别是2018年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指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02 国家大战略 落地郑州北
如果说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偏南的东西走向沿江经济发展轴,那么2019年总书记在郑州召开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战略,将会指引沿黄核心城市加快发展,也将是中北部沿黄流域城市的新机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上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个战略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让黄河造福人民。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郑州作为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上的一个核心城市,已率先启动了规划和建设安排,《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已召开,明确提出要打造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率先作出示范。
 
正如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强日前在郑州市调研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工作时,强调,省、市有关部门要严格责任落实,加快黄河国家博物馆项目实施进度,力争项目建设早日出成果、出形象。同时,要加快推进郑州段生态廊道示范工程建设,提升生态廊道品质,打造凸显生态特色、人河城和谐统一的生态廊道样板。
 
将黄河国家博物馆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性工程,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以国际视野广泛征集场馆设计及建设方案,集中展现黄河流域地理地貌、人文历史、治黄历程,打造成为河南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地标。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图
 
 
 
 
03 国家级荣誉  促北静更美
郑州2035总规不出意外,今年下半年将正式亮相,这是指引郑州十四五城市发展的大蓝图,依据此前郑州的空间规划定位“北静、东强、南动、中优、西美”来看,北静,就是要依托黄河生态文化带,突出“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将沿黄河南岸打造成郑州的生态“后花园”。
 
特别是已经批复的郑(州)新(乡)一体化战略和黄河高质量发展策略,黄河北岸也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基于此,黄河很有可能变成城市内河,而郑州北部作为国家省市战略的叠合区域,必将肩负起发展的桥头堡。
 
如今,郑州北部依托索须河观光带、东风渠滨河商业带、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花卉科技博览园等高标准打造沿黄生态带;利用汴河故道遗址,比肩纽约中央公园打造汴河遗址公园;同时积极推进健康产业园建设,将建设集医学、医疗、医养、医体四类产业区域为一体的12平方公里中原国际健康城。
 
惠济通过重拳打造生态系统,绿化率高达50%以上,先后荣获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和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先进区等称号。未来还要依托规划大面积、高质量推进森林覆盖,放大生态价值,为“绿城”变“绿都”做出重大贡献。
 
04 合理布局 打造三宜新片区
郑州北部的发展基本以大河路为分界,以北区域将依托黄河生态文化带建设,围绕黄河生态、黄河文化两条主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以南区域着力提升城区发展质量,依托宜家家居、万达商业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标准建设特色商业园,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会展服务、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产业。
 
西部以荥阳故城、西山古城、纪信庙、城隍庙和汉代冶铁遗址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古荥镇为依托,打响古荥大运河文化区第一品牌。
 
去年底,国家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并提出要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以大运河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重点建设文旅融合等主体功能区,到2023年年底基本完成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任务。
 
©郑州北部黄河流域及生态保护规划示意图
 
今年初,《河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发布,在功能定位上,牢牢抓住文化这一核心,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统筹资源、环境、交通、产业等要素,提出把河南大运河打造成为中华历史文明核心展示区、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创新区、大运河文化带开放合作先导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日前,河南大运河沿河生态廊道建设启动,将加强沿大运河护岸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林网建设,构筑大运河生态安全空间,打造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力争3—5年完成。
 
05 便捷交通 联动宁静与繁华
一个片区发展的好与坏,首先要看配套基建成熟度,随着原郑州北扩东移发展战略的推进,连霍高速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路南依然成为了闹市区,路北得益于生态战略的支撑,加上文化资源的优越性,城市发展的触角早已延伸到这里。如今随着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的开通运营、四环高架快速路网的快速收尾,五环货运S314的开工建设,轨道交通3号线的北延,北部区域将成为郑州主城区内改善生活的首选地。
 
而根据疑似郑州最新的轨道交通草案来看,郑州北部区域拟新添26号轨道线和连接平原新区(新乡)的K1轨道线、连接武陟组团(焦作)的K3轨道线,加上已开通和正在建设的,未来这个片区将汇聚8条以上的轨道路网,再融合快速路及主干道网,将有效地保障了大家的出行,足不出城,即可享受宁静与繁华。

 

中机院立足于产业规划10余年,总结“十三五”成果与问题,认清新时代发展特征,深入领会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指导政策的基础,结合对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细致研究,编制出专业、严谨,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课题研究,现面向全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服务。600+专家团队,200+相关五年规划案例。如:

泰州医药高新区发改委“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共8个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十四五”规划前期13个重点研究课题
西藏昌都新区就“十四五”规划
梅州市开展“十四五”营商环境课题研究调研
南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推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激发民营企业市场活力的对策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思路对策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期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路径和举措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规划
......................................................................

上一篇:河北秦皇岛组织开展“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和前期课题研究
下一篇:海洋生态环保“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启动 上海、深圳、锦州、连云港4市率先试点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