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地图
返回首页
首页
"8+1"全链咨询
项目申报资金申请
九大服务链
产业大数据
研究咨询及申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专题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
“十五五”规划
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
EOD项目模式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究
预制菜产业研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露营地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研究
田园综合体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
十四五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研究
保税区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规划
军民融合产业园
产业链规划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划
文创产业园研究
循环经济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出租车投放运力研究
走进中机院
关于我们
中机院新闻
new
项目收费及咨询
各大分院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搜索
①市场研究
②战略规划
③产业规划
④创新空间规划
⑤招商规划及活动承办
⑥重大项目可研
⑦项目投融资方案
⑧云展云招云脑
+1 政策咨询与全程策划
政策解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删除的专家
>
删除的专家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构建现代农业新格局
来源: 时间:2019-05-24 点击:253
一年一度的中国(廊坊)农产交易会,将于9月26日在廊坊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从1998年秋季的首届冀京农副产品产销衔接洽谈会,到今年的第18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农交会走过了17年风雨历程。
从首届1000余平方米的展销面积,到今年近4万平方米的室内外展销面积,廊坊农交会已成长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盛会,更是廊坊建市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性展会。一年一度的“9·26”农交会,与“5·18”经贸洽谈会并称廊坊会展业发展的两大标志性展会。
17年来,廊坊农交会始终在变的,是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办会理念。永远不变的,是京畿大省河北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农业项目和农产品交流平台的坚定信心;是廊坊借力农交会平台,坚持绿色、高端、率先、和谐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构建现代农业新格局,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的铿锵脚步。
17年来,借助廊坊农交会,一大批现代农业项目相继落户廊坊大地,“城郊—都市型”现代农业风生水起;借助廊坊农交会,廊坊搭建起现代农业项目承载平台,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构建起现代农业科学集约、绿色高效的发展新格局。
17年来,廊坊农交会带给廊坊的变化已深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从架设农产品产销金桥到引进现代农业产业项目,从搭建农业园区平台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从打造京津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到构建两大都市“生态肺”……最大的变化,当是廊坊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开放的意识和心态、更加开放的思维和视野、更加开放的胸怀和举措。
■借助农交会平台,一大批现代农业项目在廊坊大地落地生根,“城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在廊坊风生水起
2011年9月26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项目签约仪式上,中华齐心台湾原住民创业园、中国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一期、香河农事体验观光园、2万吨无防腐剂天然火锅蘸料系列产品4个项目签约落户廊坊,总投资45.2亿元。
2012年9月26日,在农交会全省农业项目招商洽谈签约仪式上,廊坊市有永清远村屠宰及肉制品加工、文安新桥万头奶牛场、香河低碳农业产业带、三河华夏畜牧蓝雷乳制品加工、霸州华康脱水蔬菜、香河润恒冷链物流产业园和香河大川富矿质蔬菜种植加工基地等7个项目上会签约,总投资67.58亿元,合同引资58.8亿元。
2013年9月26日,第十七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举行河北省农业项目招商洽谈签约仪式。廊坊市又有三河华夏畜牧奶业研发中心牧场项目、香河国际荷花生态博览园项目、香河法国传统手工鹅肥肝生产及深加工产业链示范工程项目、永清肉制品加工项目、霸州好开心食用菌种植基地项目等6个项目上会签约,总投资35亿元,合同引资15.2亿元……
这是借助农交会平台,廊坊市近三年来引进现代农业项目的一个缩影。从1998年秋季的首届冀京农副产品产销衔接洽谈会至今,廊坊市在积极架设农产品产销金桥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农交会引进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力促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9·26”农交会大大强化了廊坊干部群众“项目是经济发展核心抓手”的意识,更推动了廊坊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加快了廊坊“城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统计显示,廊坊市瓜菜年商品量的60%以上、肉类年产量的40%以上和禽蛋年产量的30%以上供应京津两大市场。2013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6.5%,居全省前列;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24元,居全省第二位。
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核心,廊坊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今年以来,全市重点实施了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高、特、绿”大项目100个,总投资588亿元,年度投资达110亿元。1至6月份,全市以现代种养、高端加工、度假休闲、现代物流为主,实施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达到100个,其中亿元以上40个,50亿元以上4个,为历年最高水平,共完成投资57.5亿元,是年度计划的52.3%,有19个项目竣工投产。在重点项目强力带动下,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收入达182.5亿元,占全年任务的55.3%,同比提高了11.4个百分点。
■落实农交会成果,全面提升全市农业园区发展平台,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廊坊农业迈进品牌时代
走进三河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大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文安杂粮营养食品产业园等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人们能随处看到现代农业最新科技成果;而在汇福粮油、康达畜禽、福华肥牛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人们感受到的是科技之手对传统农业的“点石成金”。廊坊农业发展,已迈进“品牌时代”。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廊坊市坚持做强园区,充分发挥产业化发展向心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们根据现实基础的差异,大力实施“三个一批”战略。上半年,全市共有71个农业产业化项目进入各类园区,三河市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大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文安杂粮营养食品产业园等10个示范园区实现销售收入52.5亿元。
——做大做强一批,重点提高三河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大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永清恒都美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厂牛羊屠宰加工园区、文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永清美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安次欧华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多做实入区项目;
——着力推进一批,重点加快香河荷花产业综合示范园区、安次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永清高科技阳光农业产业示范区、固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等园区建设,明确园区管理主体和运营主体,落实建设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高起点规划一批,围绕“打造北京优质农产品的生活基地和接纳北京农业休闲旅游需求的重要载体”,突出“高端、特色、安全”,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现代农业园区,逐步形成拱卫首都的农业园区体系。
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以园区为平台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廊坊市现代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园区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今年以来,全市共有71个农业产业化项目进入各类园区,占到总项目数的71%,形成种养项目进示范园、科研项目进科技园、加工项目进产业园、休闲项目进观光园的格局。71个项目实际完成投资总额达到了87.7亿元,占到了全部项目投资总数的79.7%。
在大力推进农业园区建设的同时,廊坊市还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转型。他们引导支持27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经营制度,规范经营;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引进现代高端农产品加工技术,提升粮油、蔬菜、果品、肉制品、乳品五大加工业加工能力和水平。
今年前6个月,27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6.5亿元,利税13.9亿元。这些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入企打工、土地入股等方式,带动农户达55万户,农户参与度达到66%,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
引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更好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深度参与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发展。廊坊市创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全力打造产业化发展新平台。借鉴省内外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基础,廊坊市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设立了1个总会和10个产业分会、1个监事会、10个专家顾问组和1个金融工作服务站,使产业协会发展更规范、活动更灵活、融资更便利,进一步促进了全市金融支农、科技支撑、组织支撑体系“三大体系”运行更加合理、高效。
廊坊市更借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新克难,全方位对接京津。他们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为载体,加快实现与京津地区农业产业规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政策等方面的对接,协同发展;他们加快与京字号、津字号龙头企业,带有总部性质的大项目的对接,实现合作共赢;他们加快与京津优质高端农产品市场的对接,做响廊坊品牌;他们加快与京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对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提质提速。
■深化农交会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丰富新型农业业态,力促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从廊坊市17年承办“9·26”农交会的历程中,我们不难管窥“更加市场化、更具规模化、更重实效性、更有影响力”办会理念的与时俱进。回顾廊坊承办“9·26”农交会的历程,无论是经贸展览的异彩纷呈,还是高端会议的高屋建瓴,无论是专题对接的精细求实,还是洽谈对接的周密安排,都是一届比一届更加精细和专业,一届比一届更加成熟和完美。
“9·26”农交会在廊坊连续举办十七届,年年有特色,年年有亮点,年年有创新。谈及今年的承办工作,大会组委会承办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坚持创新、务实、高效、节俭,大会将更加市场化、更具规模化、更重实效性、更有影响力,具有四大特点。
主题更加鲜明。今年的农交会以“现代农业、交易洽谈、投资合作”为主题,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转变发展方式,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重点推进农业项目合作洽谈,扩大农产品交易,努力打造更加市场化、更具规模化、更重实效性、更有影响力的农业项目和农产品交流平台。
展会更加丰富。分别设置国际展馆A馆、B馆、C馆、室外展区和农交会分会场五部分,是一届全面覆盖、服务“三农”的综合性展会。全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果展和廊坊市各县(市、区)农业发展成果展,分为四大展区,全面展示河北省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廊坊各县(市、区)农业发展成果,并通过成果展示、交流洽谈,达成合作,实现共赢。河北省农业发展成果展分为11个展区,通过农、林、水、牧、气象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及其产品的展示与交流,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得到转化,实用技术得到推广,科技、人才、资金、物资等多方面信息资源得到共享,技术、资金、人才实现有机结合。大会还设立4个分会场,分别是农业部在廊坊金丰农科园建设的中国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展示中心、中国农业科技成果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和廊坊九天休闲谷、永清菊花产业园。
活动精彩纷呈。主要活动包括采购商专场暨农超对接、开馆式、河北省农业项目招商洽谈签约仪式、中国(廊坊)农业节水发展高端会议、河北省国际绿色农业周、河北省第二届果品擂台赛暨新闻发布会、2014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发展峰会暨首届现代农业技术与成果展览会、中国(廊坊)有机食品国际合作研讨会以及各设区市、定州市、辛集市的自办活动、优秀参展单位评选活动等。其中,农业节水高端会议、果品擂台赛、首届现代农业技术与成果展览会等是今年新设的会中活动。
亮点更加突出。本届大会进一步突出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进一步突出实效,全力打造产销对接及信息交流平台;进一步突出服务,为参会人员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届时将邀请大型连锁机构采购经理和知名农业企业参会参展,并将举办农业科技、园区管理、资本融资等方面的讲座、论坛。通过农、林、牧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及其产品的展示和交流,科技、人才、资金、物资等多方面信息的扩散和辐射,促进高新技术得到转化、实用技术得到推广。
在务实、创新的农交会引领下,廊坊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步伐不断加快,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拓展了现代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更丰富了“城郊—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促进了廊坊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全市农业部门全面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强化农民素质培训,积极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全市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基础。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了2344家,其中45家专业合作社申报省级示范社,11家专业合作社申报国家级示范社。他们强化农民素质培训,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养,全市培训农民13.1万人次,大力推进国家、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建设,组织编写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15册。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廊坊市依法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序进行。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70.29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14.74%。其中2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面积31.5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4.81%。
■弘扬农交会精神,大力推进廊坊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
从承办农交会的第一天起,廊坊市历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深刻认识到办好农交会对廊坊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多年来,市领导始终强调农交会是省委、省政府交给廊坊的重要工作,必须“举全市之力,确保大会圆满成功”。
17年来,廊坊市各级各部门在承办工作中,始终坚持了“勇于创新、务求实效、攻坚克难、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成为推动全市干部作风建设的宝贵财富。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廊坊踏上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征程。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廊坊市各农业园区深度对接京津,成为全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的一大亮点。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引进建设了北京物美投资有限公司与三河合作建设投资6.85亿元的华北现代农业科技物流园项目、北京中沃集团与大厂合作建设投资8000万元的草莓种植观光采摘项目等京津农业产业化,新引进30多项国家专利、40多项高新技术。特别是在与京津两市农委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深入对接中,初步达成了“京津冀+廊坊”的“3+1”合作意向,有力地促进了廊坊农业产业与京津两地的对接合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廊坊的发展要求,立足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廊坊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顶层设计,明确全市农业产业要具备“生态功能、供给功能、生活功能”三大功能(生态功能,即着眼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将廊坊打造成京津两大都市间的生态涵养区,构建两大都市“生态肺”;供给功能,即利用京津科技人才优势,提升廊坊农业产业层次,为两大都市提供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生活功能,即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用高品质优生态的产业环境吸引都市人来廊坊生活体验)。
着眼进一步修复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环境发展优势,当好首都环境护城河,廊坊市全力实施“绿色廊坊”攻坚工程,力争通过两年时间增林扩绿100万亩,在全国率先建成“平原森林城市”。依托国家、省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他们大力实施环京津边界绿化、城镇绿化、生态廊道建设、村庄绿化、林果苗木基地建设、农田林网建设六大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实现与京津边界绿化的无缝对接。
今年春季,他们统筹兼顾生态、经济、美化三大功能,全力建设多功能森林生态体系。在京津包围的“北三县(市)”,依托潮白河流域园林景观建设,打造“森林绿景、生态氧吧”园林风景生态区,使之成为京津之间的“绿宝石”。在中部四县(区),依托永定河流域名优特林果基地建设,打造“田园绿海、休闲采摘”名优特林果生态区,实现生态、经济、保健、美化、固碳五大功能为一体。在南部三县(市),依托大清河流域森林湿地建设,增林扩绿、发展产业,打造东联天津、西接白洋淀,绵延一体的廊南森林湿地生态走廊。
大力破解造林用地、栽植管护、资金投入难题,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调动全社会的造林积极性,廊坊市建立起“政府投资、部门筹资、企业出资、社会集资、群众捐资、劳务代资”的多元投入机制。今年春季全市完成造林面积35.42万亩,占市级下达任务的101.2%,全市完成702个百亩以上地块,面积达19.45万亩,占全市春季造林总面积的54.9%。各县(市、区)均建成1条20公里以上的精品绿化线。北三县围绕打造环京津最优的生态宜居环境,完成造林11.1万亩。
大力推进绿色、高端、率先、和谐发展,廊坊现代农业勇当先行军。
——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园区转型升级。做大做强50家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现代农业大发展;加快农业龙头兼并联合、组建集团、融资拓展;抓紧抓好市级10个重点标志性项目,确保100个重点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目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目标、建设模式、扶持政策和推进措施,指导全市现代农业园区转型升级。
——大力推进“平原森林城市”建设,再造发展新优势。加强春季新植幼树的后期抚育管护工作,确保成活;强化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大力推行以企业、合作社、大户为造林主体的市场化、项目化、公司化运作模式,不断优化全市林木结构,增加林地产出效益,提高全市造林绿化工作水平,确保全年完成造林50万亩。
——坚持增林、活水、景观一起抓,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推进中部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境内永定河、龙河等河道水系资源,在廊坊市中部打造永定河郊野公园带、龙湖、东张务湿地,努力构建“一线六园多点、一湖、一湿地”的水生态文明景观格局;以恢复自然湿地景观、优化森林资源为关键措施,以林网化、水网化为景观特点,加快南部森林湿地生态走廊近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努力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生态枢纽。
每一届农交会的举办,都成为引领廊坊现代农业发展的“风向标”,成为构建廊坊农业发展新格局的“推进器”,更成为拉动廊坊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的“火车头”。借助农交会提供的广阔平台,廊坊农业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驶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
伴随着廊坊踏上绿色、高端、率先、和谐发展的新征程,廊坊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阔!
上一篇:
江西规划投资30亿元做现代物流产业 布局物流信息港建设
下一篇:
投资30亿元 农业项目落户谷里
核心业务
重大项目可研
项目投融资方案
九大服务链
战略规划
市场研究
园区项目前期定位
产业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
产业园区规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循环经济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茶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
·养老产业园策划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产业园规划
·总部经济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产业集聚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
产业研究与规划
·通用航空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健康养老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数据产业规划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
·观光农业规划
·生态农庄规划
·农业科技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休闲旅游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规划
·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
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