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删除的专家 > 删除的专家

新常态下 培育区域经济新引擎的思考

来源:  时间:2019-05-24  点击:250
导读:“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调整适应新常态的关键时期,也是四川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增效益”的关键时期。新常态下,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级天府新区和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机遇,把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实施以及全球康养产业

    充分利用好国家级天府新区建设机遇,打造中国电子信息发展“第四极”,促进天府新区具有独特优势和产业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全省新引擎。鼓励引进企业实施本土化战略,将更多的生产体系、研发及分支机构甚至总部迁入天府新区长驻发展。鼓励企业以省内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加快与省内工业、军工、商业、现代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大力发展以现代、工程总集成总承包、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引导电子信息产业更深入地融入我省经济、产业及教育科技发展体系。大力发展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不断提高产业国际化水平,使天府新区真正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域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第四极”。

    充分利用好国家级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先行先试机遇,打造世界级“钒钛之都”,促进攀西试验区具有独特优势和产业基础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成为全省区域经济新引擎。加快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投资基金和创投基金,拓宽和完善钒钛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继续深入有效推动面向全球的公开招标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将省级的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方位提升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对接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重大需求,加强钛材及钛合金等新材料开发应用,大力提升产业链下游高端产品开发及应用研究能力。

    把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实施机遇,打造攀西经济区“南向开放合作桥头堡”和川南经济区临港工业新优势,培育区域经济新引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大局,继续深入实施省委“突出南向,加快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决策部署,加快川藏、成昆、西成、成兰铁路等项目建设,加快攀西立体交通网建设进程,提升攀西地区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全国重要稀土产业研发制造中心的建设力度和建设水平,增强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省际、国际区域经济交流合作,逐渐把攀西经济区打造成四川向南开放的重要经济通道。

    以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作为重要突破,整合资源打造优势产业链,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转化出区域经济新引擎。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融合发展,使创新驱动落实到新兴项目,催生产业经济新引擎。比如,可充分发挥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电子信息方面的科研技术优势,依托阿坝州和甘孜州独特的锂资源优势和锂电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以龙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整合全省传统汽车优势产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开发混合动力、纯电动力客车、专用车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结合成都国家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工作,以成都为中心开展新能源汽车城市群试点,通过政府采购、消费补贴、税收优惠等配套政策,形成全省产业经济新引擎。

    把握长江上游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和成绵乐城际高铁开通机遇,打造临港经济区和成都平原经济区综合交通运输经济新引擎。抢抓长江上游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机遇,加快把成都建设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区域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进程,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的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向川南经济区转移,在宜宾、 泸州等地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临港工业优势,在重大装备制造传统优势产业链基础上培育全省区域经济新引擎。加快实现成绵乐城际铁路与城市综合交通的无缝对接,积极培育成绵乐城际铁路沿线旅游、广告等相关产业,促进文旅融合,开发出更具四川特色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增强成绵乐城际铁路对沿途城市的综合经济运输效益的发挥,打造成绵乐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把握全球生态康养消费需求激增机遇,打造国际生态康养消费经济新引擎。通过打造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一批生态旅游强县,将其发展成为全省生态旅游新引擎。依托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争取设立国家级能源与生态特区,打造全省特区经济新引擎。结合地区特征,鼓励和支持成都周边地区(2小时经济圈),以及有条件的其他地区的生态康养产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加速有条件的地区生态康养产业发展,逐渐把生态康养产业培育成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依托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争取设立国家级能源与生态特区,加大川西北生态经济区保护力度、川内其他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平衡好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为打造全省生态康养经济新引擎创造有利条件。

上一篇:规划建设电商物流园势在必行
下一篇:加快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思考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