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全球投融资市场的热土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4-10-31  点击:757
海内外分析人士普遍注意到,随着中国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开放投融资领域,创新投融资方式,吸纳社会有效资本已成为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能量的新动力之一。

    中国经济在换挡转型过程中的持久动能在哪里?海内外分析人士普遍注意到,随着中国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开放投融资领域,创新投融资方式,吸纳社会有效资本已成为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能量的新动力之一。

  本届政府自履新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为经济增长创造动力。我国政府日前决定,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为社会有效投资拓展更大空间。

  今年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把鼓励社会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从为民间资本列出涉及交通通讯基础设施、油气管网设施等领域共80个示范项目,到推进行政审批、投资体制、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民间创办企业提供便利,再到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展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到包括重大战略性投资领域和民生保障领域。将更多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既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活力,同时也有效解决民间资本融资难题。

  花旗银行亚太地区首席分析师沈明高说,吸引社会投资到传统上由国企主导的投资领域,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加专业化的管理,这些改革将创造更多的需求并提高效率,由此也将提振投资者信心。

 

从“投得多”转向“投得好”

 

  据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记者谢鹏)“中国经济增长长期过度依赖投资”——此言常被国际人士用以给中国经济“挑毛病”。然而,对这一判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有着不同看法:“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外界对中国经济中的投资比重存在高估。”他说:“投资的增长,尤其是民间投资的增长,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蔡洪滨认为,在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后,中国投资的本质问题更多的不是金额的多与少,而是效率和效益的高与低。

  中国投资近年来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从政府推动成立的金砖银行、亚投行等大型开发类金融机构,到包括大量民营企业在内的海外投资项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资本版图中一个世界级角色。

  更重要的是,中国投资“走出去”的过程中,把创新机制的内部基因同样带到了海外。比如,有些分析人士就注意到,尽管在亚投行起始阶段,中国资本占较大比例,但其框架设计非常开放,为其他国家的资金进入预留了充足空间。中国并不求“一家独大”。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说:“中国过去一直是外国直接投资青睐的目的地,然而中国自己的对外投资很快将超过其吸引的外资。这对中国和世界都是好事。在全球资本流向的变化中,中国的对外投资既能造福其他国家,也有助于实现其自身经济目标。”

 

“投基建”保增长可期

 

  据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张涛)在发达经济体艰难迈向复苏,新兴经济体增长减速之际,各国都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鼓励更多国家学习中国经验,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财政,提振需求,增加就业,以拉动经济稳健增长。

  目前,欧洲经济面临低增长、低通胀和高失业的困境。欧盟理事会主席范龙佩说,投资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投资不足破坏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近年来,中国资本积极参与欧洲基础设施建设。伦敦独立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的报告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将大力投资英国基础设施。2005年至2013年间,中国对英基建投资已达117亿美元,预计至2025年,这类投资规模将增加1050亿美元。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全球投融资市场的热土,有望成为刺激增长、拉动内需、创造就业、拉紧区域经贸合作的理想抓手,中国在基建投融资领域所体现出的新优势,将有效加速这一进程。

  依靠新型投融资工具,中国对外输出基建资本、技术要素,有望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撬动长期融资、吸引民间资本,为地区乃至全球基建大业提供不竭动力。http://www.reportway.org/

上一篇:全市渔业“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研讨会在浙江丽水市召开
下一篇:寮步镇打造智慧型产业社区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