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昨天下午到津南区调研企业转型升级工作。黄兴国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万企转型升级”部署要求,咬定目标,加大力度,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确保取得更大成效。副市长王宏江等参加调研。
今年,津南区对577家企业的704个项目进行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专精特新产品研发、专利引领、管理提升、产业转型、关停淘汰、兼并重组、园区转型升级等多种路径,切实提升中小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同时有效改善全区的环境质量。
黄兴国先后来到津南区德华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和渤海阀门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采取引进先进生产线、厂房搬迁、工艺更新和专利申请等方式,研发生产多项拳头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税收的大幅提高,企业也迈上发展的新台阶。黄兴国走进企业厂房车间,详细了解产品研发销售和经营管理等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就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产品更新等深入交谈。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津南区负责同志汇报了该区实施千企转型升级行动有关情况,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负责人汇报了前阶段转型升级情况和发展思路,并就做强做大企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黄兴国认真听取发言,他指出,津南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企业转型升级工作稳步推进、开局良好,取得了初步成效。企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了效益提高、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就业不减的多重目标。他希望企业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瞄准更高目标,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努力实现更大发展。
黄兴国强调,实施“万企转型升级”行动,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抓手,完全符合中央要求和我市发展实际。全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定不移狠抓工作落实,牢牢把握总体目标,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扶持力度,确保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黄兴国强调,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加强企业技术改造。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不能走粗放型发展路子,要靠创新智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积极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展应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平台,加快生产工艺、装备的升级换代,拿出更多“杀手锏”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要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等高端产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加快传统工业、服务业向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要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大对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创新融资服务方式,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为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整合各类政策资源,防止政策碎片化,确保政策用足用好用出实效。(http://www.reportwa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