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2013-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率显著提升。
根据《规划》,2015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占GDP比重将达到8%左右,产业发展空间大。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意义重大。《“十二五”医学科技发展规划》、《“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等政策相继出台。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虽然高速增长,但“大而不强”,与发达国家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欧盟企业生物医药的国际市场份额占有率超过95%,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只占不到5%。美国生物医药年销售额占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50%左右。
生物医药产业的特征是“四高一长”,即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新生药品一般上市后2-3年可收回所有投资,一旦形成技术垄断优势,能够高达10倍以上的高利润回报率(高收益)是生物医药行业最大的优势所在。
而在高技术方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生物医药的高技术含量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高要求;高投入、长周期方面,业界对于研发一款新药所需投入的概括是“10亿美元,10年时间”,多数新药研发周期长达10年以上,新药研发成本至少10亿美元;高风险既包括0.02%的产品最终成功上市的产品开发风险,又包括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重庆啤酒1998年开始涉足乙肝疫苗研发,近期宣布终止乙肝疫苗研发项目,16年南柯一梦。
据统计,仅国际医药巨头辉瑞一年的研发经费,就超过我国所有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经费的总和。在当前世界排名100位的生物医药企业中,没有1家中国企业。
在这个需要资本和耐心的行业,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要走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