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新城规划-建设生态新城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4-09-30  点击:671
未来的生态科技新城将展现出“水、岸、绿、城”四个主题,彰显“水岸边”“花园里”“万象坊”理念。

生态科技新城规划效果图
生态科技 新城规划:水岸边 花园里 万象坊
生态科技新城规划效果图

  小编昨天从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了解到,扬州市正在编制生态科技新城规划。未来的生态科技新城将展现出“水、岸、绿、城”四个主题,彰显“水岸边”“花园里”“万象坊”理念。
    1、立体式规划
    “水、岸、绿、城”四大主题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市委市政府推动跨江融合发展战略的背景之下,生态科技新城面临着生态文明建设、城镇转型升级发展、新兴智慧产业集聚、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体制机制要素创新等诸多重大挑战。如何描绘好新城美好蓝图,直接关系扬州未来城市发展格局和城市核心竞争力,也直接影响“七河八岛”区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据了解,去年12月成立以来,生态科技新城立即着手谋划规划编制,率先破题以区域规划为引领、以专题研究为支撑的“1+6+11”综合规划,开创了我市“立体式规划”模式的先河。
    “1+6+11”,即:1个“区域规划”,核心区、杭集镇、泰安镇3个控规和3个城市设计,综合交通、市政管网、防洪排涝、环境保护、水系统、低碳生态、产业发展、旅游发展、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杭集泰安城市更新等11项专题研究。预计明年5月形成报批成果。
     据了解,规划将突出“水、岸、绿、城”四个主题,对生态科技新城现有的水系和生态资源进行了深入发掘和精彩演绎,通过对水系的梳理、滨水空间的塑造和公共绿化的规划,并加入单元式开发的理念,目标将生态科技新城打造成为一座吸引新扬州人和汇集各类创新要素的目的地城市。
  2、三大功能分区
  田园郊野、科技中枢、转型社区
  据了解,规划以横河和老宁通高速为界,将新城分为三个区域,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分别是北部的田园郊野、中部的科技中枢、南部的转型社区。
  北部田园郊野,以泰安镇为主体,面积约37平方公里,未来将围绕“城市生态中心”建设,严格按照“四控一禁”要求先做好生态保护、修复、涵养与环境整治,在此基础上适度开发,打造一个集都市田园风光、生态旅游度假、绿色养生人居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功能聚集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中部科技新城。即横河以南、宁通高速以北区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未来依托高铁新城的优越地理位置,积极对接吸纳苏南和长三角核心区的创新资源,打造着眼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及软件设计研发、专业技术服务、科技交流和推广为导向的产业服务中枢。
  南部转型社区,以杭集镇为主体,面积约34平方公里。未来以杭集工业园转型升级为核心,积极延伸“大日化”产业链,逐步形成传统工业与现代科技,生产型服务业与消费型服务业相互融合的相关集群,同时重塑优化镇区空间结构,全力打造“新产业培育区、新人才蓄水池、产城融合工住平衡典范与富民强镇转型升级典范”。
  3、多样化设计理念
  “水岸边”“花园里”“万象坊”
  据了解,规划彰显“水岸边”“花园里”“万象坊”三大理念。
  首先是彰显“水岸边”理念,也就是依托周边丰富的水资源,结合地形设计不同的驳岸形式,通过多种设计手法,打造门户水岸、静谧水道、水田坊等丰富的滨水空间样式,营造多彩的滨水生活。
  其次彰显“花园里”理念。结合现有的景观资源加以改造,打造花田公园、湿地公园、水上公园等公共公园,并串联成片,形成大疏大密城市格局,营造多元复合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娱乐休憩的理想去处。
  最后是彰显“万象坊”理念。通过绿带把核心区划分成“总部基地坊”、“创智服务坊”、“文化创意坊”、“媒体数码坊”、“综合科技坊”、 “国际社区坊”6 个易于管理的分区。每个分区既有丰富多样的活动功能,又具有各自明确的主导功能定位,同时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各种功能用地编织在一起,打造有机生长、产城一体、快慢融合的单元式发展格局。
  4、街坊式开发模式
  将新城核心区空间分为11个单元
  如何开发?据了解,规划将生态科技新城核心区空间分为11个单元,每一个单元规模为0.5—1平方公里,是一个慢行优先社区的适宜规模。所谓慢行优先社区的适宜规模,也就是约10分钟的自行车出行即可以覆盖整个单元。
  每个单元相当于一个生产和生活服务完备的社区。单元内均规划经营性物业,比如办公、研发和商业,以及可销售的物业,比如住宅。
  单元内部绿廊纵横,平均景观边长比例达到27%以上,相当于每个地块至少有一个边面临景观资源。每个单元除确定功能建筑面积配比以外,还预留5%—10%的弹性建筑面积,以应对未来的市场变化,适应功能调整需要。
  5、设立产业“门槛”
  从源头限制污染产业入驻
  生态科技新城,生态是重中之重。据了解,为避免对七河八岛整体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规划提出从源头限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产业入驻,依据少污染低能耗、低碳环保优先的原则,筛选生态科技产业,设立产业引入的“生态门槛”。

上一篇:六安城区解决内涝问题-排水防涝综合规划通过评审
下一篇:总局召开发展规划编制座谈会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