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到2020年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产值的比重将达到70%以上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08-28  点击:832
到2020年,山西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要达到46%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

到2020年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产值的比重将达到70%以上        日前,山西省召开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推进会,会议强调要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引领转型发展的载体、扩大招商引资的主体、创新体制机制的先锋、培育现代产业的引擎、创优营商环境的窗口、激发干事创业的平台,以此带动全省经济加快转型发展。到2020年,山西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要达到46%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山西省着力破解五大难题,助推开发区改革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
 
奉规划为圭臬
 
        准确把握开发区战略调整发生的积极变化,着力破解制约空间布局优化的突出矛盾。针对发展布局规划、用地供给保障、土地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山西省坚持“一县一个开发区”的总体布局,集中力量抓好41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建设。同时,强化规划引领管控,严禁擅自改变规划、扩区和调整区位,加强用地供给保障,切实打通开发区用地“绿色通道”,坚持合理、节约、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土地。
 
激发内生活力
 
        准确把握开发区深化改革发生的积极变化,着力破解制约体制机制创新的突出症结,进一步激发内生发展活力。针对在开发区建设上市县下放权限不够规范、“三制三化”改革仍需深入的问题,山西省进一步推进依法授权,按照省人大向省综改示范区授权的精神,将依法授权的经验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推广,加快《山西省开发区条例》立法进程。进一步规范目标绩效管理,明确开发区年度发展目标,根据目标来确定年度绩效工资总量,年底考核兑现,奖惩两手并用。坚持以目标倒逼,市县和开发区都要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建立动态进退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开发区等级进退和管委会班子成员行政级别同步升降。进一步创新管运模式,推进开发区管理与运营分离,面向市场引入专业化管理团队,确定一批开发区,由在晋央企、省属国企或民企组建运营团队来负责经营。开展管委会班子部分成员市场化选聘工作,加快全员岗位社会化选聘进程,探索特岗特薪、特职特聘。进一步深化开发区机构改革,合理设置内设机构,整合优化派驻机构,鼓励推行“一门式”集中办理,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用好招商图谱
 
        准确把握开发区招商引资发生的积极变化,着力破解制约现代产业培育的突出短板,进一步增强集聚辐射效应。针对在开发区建设上谋划能力欠缺、招商方式不优、利用外资较少等问题,围绕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招商引资,用好招商图谱,围绕12个产业集群,开展系统定向精准招商,既要眼睛向外,也一定不要忽视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项目。努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注重顶层招商,瞄准领军企业、科研单位将其引导入晋;注重股份式招商,运用出让企业产权、产业基金投入等手段引入重点项目;注重穿越式招商,通过提供项目用地和支持市场销售等与发达地区合作,引其在晋扩产;注重融合式招商,通过联合招商、共同投资、协同管理等方式引进军工转移转化项目。加大招商引资配套支撑力度,加快土地存量盘活,优化土地增量供给。引导各类环保基金,鼓励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定向提前进行入企员工培训,依法保障在开发区工作的省外境外人才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加快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孵化,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为招商引资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增强开发区“磁吸力”,使之成为投资创业的沃土。
 
唱好“人说山西好环境”
 
        准确把握开发区营商环境发生的积极变化,着力破解制约政务效能提升的突出瓶颈,进一步夯实支撑保障基础。为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唱好“人说山西好环境”,山西加快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政策要素集成,深化“放管服”改革,省市两级政府要求部门下放的管理权限必须尽快下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提升“一张网”水平,推动实现“全程网办”和“一网通办”。创新新型监管机制,营造开发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着力降低土地、用电和金融等要素成本,强化政策和人才支撑,狠抓已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地见效,坚持人才配置的市场导向、人才引进的高端导向、人才培养的专业导向、人才发展的国际导向、人才服务的精准导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健全权益诉求渠道和投诉工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开发区产权纠纷案件,让投资者放心发展、放手创业。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准确把握开发区发展氛围发生的积极变化,着力破解制约干事创业活力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凝聚攻坚克难合力。针对存在的领导不力现象,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强对开发区工作的领导,强化开发区党组织建设,狠抓党风廉洁建设,提升开发区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大力加强各项基础工作,全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各市县党委政府部门要协助开发区做好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群众工作,坚决依法打击破坏开发区建设发展的黑恶势力和“保护伞”,积极宣传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选树一批先进开发区、优秀企业和示范项目,让一切致力于改革发展的实干家和创新创业的投资者在开发区大有作为,受到尊重。
上一篇:哪些可以作为休闲农业用地?休闲农业用地有哪些限制?
下一篇:张江—临港“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已形成首批5个产业项目的联动意向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