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保税港区是我国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和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之后,设立的第四个保税港区,也是我国在华南地区设立的首个保税港区。
洋浦保税港区规划建设面积为9.2063平方公里。按照“统一规划,一次报批,分步实施,分期验收”原则,分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建设面积为2.5平方公里,二期建设面积为4.7063平方公里,三期建设面积为2平方公里。
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功能规划和发展定位
海南洋浦保税港区主要规划为4大基本功能区:港口作业区、仓储物流中转区、出口加工区、研发加工制造区。
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定位是:建成环北部湾地区面向东南亚最为开放的航运中心和石油、天然气、化工原料、浆纸、纸制品、公共货物保税仓储、中转交易的物流中心以及化工下游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洋浦保税港区在比照执行已批准的保税港区相关政策基础上,将参照国际惯例,积极探索和先行先试更为开放的管理政策,尤其是油、气、化工原料储运交易的管理政策。
一是将发展成我国以石油、化工产品为主的区域性航运和物流中心,洋浦作为我国南方大型石油基地的框架已经形成,洋浦保税港区将成为我国南部地区以石油为主要业务的国际性航运和物流中心,国际市场辐射到东南亚及东北亚。
二是将发展成我国重要的石化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依托洋浦大型石化基地的全面建成及石化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洋浦保税港区将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国际化石化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同时,洋浦大型制浆造纸基地的简称,也将推动洋浦保税港区发展成我国重要的浆纸及纸制品出口加工基地。
三是将成为我国面向东盟的“窗口”。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建成。东盟10国中有9国临海,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将通过海上运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