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东方昆仑—都江堰向峨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6-28  点击:862
本文建立在“养生旅游”的基础模式上,对东方昆仑—都江堰向峨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战略角度和开发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乡村“养生旅游+ 康养度假 + 康疗旅居”发展模式。

        当今,随着现代科技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的日益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人口的增加,加剧了城市各类污染,使城市环境不断恶化,造成城市生态系统失衡,直接或间接地对城市居民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闲暇时间也逐渐增多,对养生休闲、健康理疗产品的需求逐步加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到山青水秀、环境幽雅、空气清新、配套服务齐全的乡村旅游、度假、康养,在观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放松身心、康疗养生,在旅游中养生———养生旅游也正顺应了这种趋势。本文建立在“养生旅游”的基础模式上,对东方昆仑—都江堰向峨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战略角度和开发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乡村“养生旅游+ 康养度假 + 康疗旅居”发展模式。
东方昆仑—都江堰向峨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产业融合
        一、 “养生旅游”的内涵
        1.1 何谓养生?
        养生一词源于道家书籍,最早出现在《庄子•内篇》上。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就是保养、培养、养护的意思。养生,是根据人体生命过程规律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既包括生理层面的养生,注重身体机能的维护和康复; 也包括心理层面的养生,强调内在精神的平衡与祥和。按照层次划分,生理层面的养生包括养颜、养体、养老; 心理层面的养生包括养心、养性、养神。
 
        1.2 养生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必定与具有休闲观的养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旅游是养生的手段,养生是旅游的目的。一方面,旅游是人们与大自然接触,并从中感受其丰富内涵的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满足了好奇心、增长了知识,而且促进了身心健康,是实现养生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也朝着健康、平安、快乐的方向发展,以体现其养生的目的。
 
        1.3“养生旅游”的概念定义
        伯尔尼大学休闲旅游研究中心提出: “养生旅游是指以维护健康或促进健康为主要需求动机的空间移动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根据下定义的基本公式: 被定义概念 = 种差 + 邻近属概念,这种定义涵盖作为邻近属概念的 “旅游活动”,同时也突出了作为种差的 “以维护健康或促进健康为主要需求动机”。从下定义的角度来说,它是基本符合逻辑的,但它只是看到了养生旅游和健康旅游的同一性,没有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区别,而且种差的描述不够全面。鉴于此,养生旅游可以这样界定: 以养生为主要需求动机的空间移动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是一种融合了传统养生观和现代休闲观的旅游活动。该定义表明: 它具有所有旅游活动的共性,即异地性、暂时性和综合性;它具有不同于其他旅游活动的个性 -- 养生性,即养生为其第一目的性 ;特别注重传统养生观和现代休闲观的融合。
 
        二、 “养生旅游”的特征及现状
        1 “养生旅游”的特征
        1.1 资源环境要求高、生态效益明显
        养生旅游要求高品质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养生旅游资源主要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如温泉、森林、乡村、山岳、草原、盆地等等。养生旅游对生态环境依赖性大,这就导致了养生旅游对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强。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养生旅游赖以生存的土壤,养生旅游的生态性必然要求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体现在对养生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可以说,作为一种生态旅游,养生旅游的生态效益明显。
 
        1.2 旅游项目的健康性与体验性
        旅游活动是寻求审美和愉悦的体验。旅游活动的食、住、行、游、购、娱,与正常工作生活可能有所区别: 吃要有风味、住要有特色、行要舒适,游要美妙,娱乐要新奇,而购物是一种物化这种体验的手段,是旅游过程中感受的延长。养生旅游,是一种深度健康体验,通过将养生健康的旅游产品演化成某一生活方式的象征甚至是一种身份、地位识别的标志,从而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
 
        2、“养生旅游”资源及产品现状
        2.1 养生旅游资源构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存在的基础,其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旅游的吸引性主要是由旅游资源的质量和性质决定的。旅游资源决定了区域旅游吸引性和旅游活动的行为层次。同样,养生旅游的开展也离不开养生旅游资源。养生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
        养生旅游产品包括核心旅游产品和非核心旅游产品,而核心旅游产品又包括了核心域、重点域和配套域,一起构成了组合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见表 3。其中核心域的价值是构筑核心竞争力,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指出了核心竞争力的三个特征: 独特性、价值性和延展性。体现在核心域上,独特性是指其特有的养生资源和养生环境难以被模仿; 价值性主要体现在其养生价值,能被旅游者所看重; 延展性是指可以通向多种旅游细分市场,扩张出重点域和配套域。重点域的价值是丰富养生旅游产品,配套域的价值是搭建基础平台。
表 3:养生旅游产品体系
养生旅游产品体系
 
        2.2 养生旅游资源产品化
        针对目前养生旅游资源的不同特质,在对旅游资源的正确评价和市场合理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特色化、个性化的产品设计,采取不同的资源产品化项目,以突出养生主题。
        养生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养生旅游是以养生为主要需求动机的空间移动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是一种融合了传统养生观和现代休闲观的旅游活动。养生旅游和医疗旅游是健康旅游的子系统,养生旅游与医疗旅游存在交集,养生旅游是一种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养生旅游的市场主体是城市高收入人群;养生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类和人文类;养生旅游产品设计要突出养生主题。核心养生旅游产品主要分为核心域产品、重点域产品和配套域产品。
 
        三、基于“养生旅游”向健康联合产业转变的创新探索
        1、都江堰向峨猕猴桃风情小镇多元化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健康产业在医疗旅游、康复疗养、运动健身、医疗信息化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国务院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到2020年建立健康服务业的体系,将超8万亿。大健康产业被认为是继IT产业之后的“财富第五波”,伴随着社会发展、人口结构、生活水平和疾病图谱的变化,人们不再局限于疾病防治,而是更多的关注自身健康和生命质量。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世界经济的8%-10%要归功于健康产业,健康产业的增长速度几乎超过了世界上每个国家的GDP增速,被国际经济学界誉为“无限辽阔的亿兆产业”。我国目前健康服务业仅占GDP的 5% 左右 , 而美国 2009 年已达到 17.6%。这表明我国健康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我国大健康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充分反映了人民正迫切期待多元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迎合整个时代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时下养生旅游产业的盛行,并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的发展口号,都江堰向峨猕猴桃风情小镇的养生旅游、康养度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在此发展潮流上进行延伸,实现养生旅游向健康联合产业转变的产业升级。
        都江堰——历史与现实的思索与抉择城市战略受困于近距卫星城效应及国际化大成都强磁场诱惑力,以及都江堰产业升级示范之需及国际化内涵之需,都江堰在区域发展的道路上迫切需要一个激活性项目,融入并带动区域经济的提升。都江堰向峨域内不仅拥享着绝佳自然生态环境,拥有众多优质旅游景区,富含高负氧离子,而且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佛教、道教养生文化,以及猕猴桃文化,是当之无愧的具备天时地利,与时代发展潜质的“世界一流山地猕猴桃集聚区”、“全国猕猴桃产业高端示范区”和“国际猕猴桃特色旅游样板区” 的核心区。容纳天赋异禀的向峨有着绝佳的自然生态环境,具备了生态康养的天然优势,汇聚着六大国际养生特性。
        依据都江堰向峨优质的生态环境、民俗人文环境以及农科产业环境,都江堰向峨猕猴桃风情小镇总体战略以定位“农科产业与康养产业”双核驱动模式,分为二区建设,打造东方昆仑—都江堰向峨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1、由农业向农科升级,将种植型农业区向品牌型农科孵化区升级,打造中国向峨乡国际猕猴桃农科文化小镇;2、由旅游向康养升级,将传统山水旅游区向高端康养旅居区升级,打造中国莲花湖东方国际康疗旅游度假区。小镇以农科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在此基础之上升级向峨传统山林旅游,催生乡村养生、养老度假产业的发展,与上文对国内目前养生旅游发展模式的分析与发展前景十分吻合,并结合目前大健康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发展背景,且从健康角度出发,巧妙运用健康理念与养生旅游产业思维结合,在发展新农村的层面上扩散式发展乡村康养旅游,将养生养老旅游、康疗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有机结合到向峨猕猴桃小镇乡村旅游规划发展中,形成一种环环相扣的综合性健康旅游新发展模式,将养生旅游向联合健康产业的大方向上推进发展。
 
        2、都江堰向峨猕猴桃风情小镇发展“养生旅游+康疗度假 + 文化旅游”的意义
        2.1 社会效益
        都江堰向峨猕猴桃风情小镇以迎合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使命、发展新农村和农科产业的新村时代发展趋势要求之上针对都江堰向峨进行全域的产业升级,将未来的都江堰向峨猕猴桃小镇打造成为集商业、文旅、餐饮、旅居、娱乐、康养、养老于一体的东方昆仑—都江堰向峨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都江堰向峨猕猴桃风情小镇“养生旅游+康疗度假+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已迈入新型养生旅游发展的前沿,不仅使得都江堰向峨猕猴桃风情小镇具备了新时代之需的潜质,同时对都江堰向峨的全域改造和升级具有着重要积极影响。
        养生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激发旅游者养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养生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养生价值是其最核心的价值。养生旅游活动的开展也要依赖优良的生态环境,从某种意义来说,养生旅游也是一种生态旅游。而特别依赖环境、注重保护环境的生态旅游和养生旅游,正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东方昆仑—都江堰向峨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由众多高端品牌联盟携手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发展进程中,进行具备区域特性健康服务产品的研发与投入,建立一个旅游文化厚重的乡村康养聚落,以充分发挥当地的乡村旅游资源为主,研发养生养老旅游服务产品,为旅客提供一系列相适应旅游服务产品,令旅客在此获得调节身心的深度体验。故保持向峨原始的农耕文化环境是十分必要,真实的乡村风貌、真实的人文风情、真实的体验农耕田园活动都是乡村养生旅游资源中宝贵的客体。与国内外传统单一、散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相比,康养文旅模式更具有潜力和时代感。
        东方昆仑—都江堰向峨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在康养产业发展战略上以依托向峨乡村旅游度假、田园休闲观光资源,孵化养生度假、康疗旅居、文化旅居产业具象,以建设农科专家疗养示范区、云享联盟酒店聚落、东方旅郡原乡农庄聚落、养生运动•康疗旅游度假区、滨湖养生度假区、田园休闲区、山地生态游览区为支撑,提供最原初的原乡旅游体验服务如田园休闲观光、原乡农庄体验、享用原味原味美食或绿色生态食品等优质体验服务,让游客既可回味到乡村的原汁原味,又可体验到身心调养的舒适。对外推介具有资本价值的都江堰向峨高端养生旅游、康疗度假、文化旅居合而为一的生活方式,为度假者提供完善的向峨域内乡村养生、养老旅游度假服务,从向峨整体发展来看,助力向峨新村发展和新农科事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向峨的产业整合升级以及提升向峨的品牌整体形象。
        2.2 生态效益
        生态旅游是在传统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型产物,它把保护生态环境当做旅游发展的首要任务,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掘景观的吸引力,谋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而可持续旅游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引申出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它适用于所有能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等保持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景区即核心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景区的开发建设需着眼于长远发展,充分发挥其发展潜力,满足旅游发展可持性的本质要求。项目中“中国莲花湖东方国际康疗旅游度假区”部分依托莲花湖800亩水域面积,与同区域内“乡村旅游”同样具有旅游资源上的优势,以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辅助健康产业的发展,两者有机结合,通过引入东方昆仑(集团)的康疗、养生养老资源,导入世界级康疗产业资源,形成优势养生养老康疗服务集群,实现同一区域内康养旅游的不同形式的组合,充分体现向峨在养生旅游、康疗度假、文化旅居板块旅游服务产品的吸引力度;以及背靠“两大世遗”资源,秉承东方养生文化与田园文化,突出了“西部养生康疗第一谷”的优势,从而保证了东方昆仑—都江堰向峨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在实践养生旅游、康疗度假、文化旅居融合模式下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建设布局方面,体现出品牌的鲜明性与项目的创新性;在对外市场分析上,多元高端品牌资源联合,牵动客源市场的优质化与规模化;在资源开发建设方面,优质旅游资源的发挥、旅游开发资金投入、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东方昆仑—都江堰向峨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发展模式与项目品质上都具备了很强的示范性。 舒适的旅游配套以及有效的康养效果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对于游客黏度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小镇乡村养生养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在我国老龄化背景下,并就国内养生旅游发展现状及当下大健康产业的时代发展之需,都江堰作为成都市民养生、养老、养心的首选地,都江堰向峨猕猴桃风情小镇占尽天时地利与时代发展的契机,与世界养生康疗的幸福属性,实现“名与实”的首次扣合。总体上,东方昆仑—都江堰向峨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以“养生旅游+康养度假+ 康疗旅居”为导向,通过“乡村旅游资源+ 生态景区+ 康养旅居资源”的资源结合模式,实现旅游资源的联动以景区资源为基础,与域内乡村旅游相结合,导入高科技医疗资源与高端康养资源,启用一系列专业化健康干预方案,再结合以定制化乡村旅游线路,将都江堰向峨猕猴桃风情小镇由传统的农业观光旅游发展转变成兼备游、居、养功能的旅游度假地的开发和发展,最后形成持续性的集观光、休闲和康养于一体的旅游度假“综合体”,为向峨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传统旅游到养生旅游再到联合健康产业的转变升级。
同时发展模式的先进性与优质化、差异化,令都江堰向峨继“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后成为都江堰康源之境,不仅为向峨新村发展和新农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带动整个向峨的产业整合升级以及提升向峨的品牌整体形象,同时也为当地本土居民带来长远可观的效益。
 
上一篇:中山市民众镇引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打造珠三角城市群农业休闲旅游基地
下一篇:PPP模式在未来地方债扮演何种角色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