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 布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花溪区青岩 镇、六枝特区郎岱镇、仁怀市茅台镇、 西秀区旧州镇、雷山县西江镇等5个小城镇入选,数量位居西部省份第二位。 贵州入选的5个小镇,全部从全省100个 示范小城镇中产生。
2012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建设“5个100 工程”重点发展平台,重点打造100个 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 产业园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 和100个旅游景区,作为全省“加速发 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战略的重要载体。
2015年10月,国家批复同意贵州省设立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对贵州省探索山地特色城镇化提出 了新的要求。贵州省以100个示范小城 镇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山地特色新型 城镇化发展路径,按照典型引路、示范 带动的原则,强力推进全省特色小城镇 建设,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美,后发优 势明显的特点,完善城镇功能和基础设 施,吸纳大量农业人口就业,引导农业 人口向城镇转移,初步形成了具有贵州 特色的小城镇发展模式。贵州省积极 构建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 和谐社区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蓝图, 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 省份的特色小城镇发展新路。
近年来,贵州省小城镇发展水平 显著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明显。2015 年,全省小城镇建成区面积10.88万公顷、镇区人口526万人,与2012年相比 均增长了29%,占全省的比例分别提高 到42%和30%,成为拉动全省发展的重 要力量。人均道路面积10.9平方米,比 2012年增加20%。城镇绿色发展渐成共 识,示范小城镇全面推行污水垃圾处理 设施、绿道慢行系统、城镇风貌整治等 项目建设。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有136个 镇列入全国重点镇,比2012年增加了 75个,其中104个为示范小城镇;花溪 区青岩镇等8个镇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 镇,10个镇列入中国特色旅游景观名 镇,3个镇列入全国宜居小镇。426个村 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将紧紧围绕“特色”打造小城镇升级版,继续 支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发展,带动 全省1000多个小城镇同步小康。依托大 数据、大健康、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 业、文化旅游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等五 大新兴特色产业和烟、酒、茶、民族医 药、特色食品等五大传统特色产业,重点创建一批数字小镇、电商小镇、茶业 小镇、药业小镇、酒业小镇、养生小镇、体育小镇、天文小镇、航空小镇等 富有现代气息的特色小镇。
预计到“十三五”末期,全省小城镇将新增城镇人口120万人左右,新增城镇就业人口70万人左右。到2020年,建成60个左右城镇人口3万人以上 的小城镇,40个左右财政总收入上亿元 的经济强镇,100个左右农业总产值上亿元的特色农业小镇,20个左右工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的特色工业小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