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是国家关天经济区核心区——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卫星新城”、大西安的北大门和古丝绸之路的东端重镇。三原交通区位优越,处于周边大中城市的弧心位置和黄金区段。去年以来,三原县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提升质量效益为核心,以培育产业集群为重点,以实施产业链招商为抓手,积极招引龙头产业项目,带动配套项目持续跟进,初步呈现出“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产业聚集效应。
着眼转型发展,转变招商思路。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化,招商引资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土地、环保、能源等政策日益趋紧,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产业转移、聚集和升级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产业链为主导的产业聚集发展已成为吸引投资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三原通过招商引进了不少项目,但还存在着项目关联度不高、产业链条不长、聚集效应不明显等现实问题,制约了主导产业的持续发展。为了改变招商引资的现状,三原在深刻把握招商引资新趋势的基础上,着眼转型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创新招商理念,提出了“主攻龙头企业,引进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招商思路,以进一步完善县域主导产业链条,增强企业落户投资的吸引力,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眼产业升级,明确招商方向。一是分析确定主导产业。依托三原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确立了建设大西安产业配套基地的目标,并在科学分析大西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按照“突出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确定重点打造绿色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医药研制、现代商贸物流四大支柱产业,并以此作为产业链招商的基础。二是做实产业链条设计。在主导产业规划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招商中的主导作用,重点围绕龙头企业配套进行策划分析,了解龙头企业上游涉及哪些领域,下游关联哪些产业,全面掌握龙头企业的垂直供需链和横向协作链情况,拉伸产业链条,缺什么招什么,形成供需“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三是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一方面将全县四大主导产业放在全国的大格局中进行审视、研究和分析,全面掌握每个产业的发展现状、行业优势和市场前景,了解哪些属于国家支持类产业,哪些属于限制类、淘汰类产业,进而选好产业链招商的主攻方向。一方面按照完整的产业链需求,绘制好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全面掌握每个产业都有哪些国内知名企业、龙头企业,深入了解这些龙头企业分布的地区和城市,详细搜集这些龙头企业的相关信息,分析研究企业在西部的投资趋向,对有意向的将其纳入我们的招商项目库,长期跟踪,随时掌握企业投资动态,从而主动跟进招商。
着眼产业链条,实施精准招商。一是组建专业招商队伍。整合原有招商资源,组建专业招商队伍。二是制定详细招商方案。积极挖掘企业的兴趣点,找准企业的关注点,明确企业的合作点,提前量身定做方案。三是主动提供投资论证。对有意向在西部投资的企业,聘请专家提前为企业做区域市场分析和投资选址论证,带着专家论证方案上门招商,以理性的数据分析、可以预见的市场效益和诚恳热情的招商态度,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决心。
着眼产业聚集,完善发展平台。一是完善项目落地平台。按照“一业为主、同业聚集、横向配套、纵向延伸”的理念,我们科学规划园区产业板块,切实把同类企业、关联度较强的项目有计划地放在同一园区,促进园区项目对接、产品对接和产业链对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二是完善项目联审平台。在园区企业招引中,定期召开项目联审会议,对招引项目全面进行评估,从园区规划、环保节能及投资方向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明确提出“四个不要”,即不是同类产业的企业不要、不是名企名牌的不要、不是行业百强的不要、不是技术含量高的不要,坚决杜绝不同产业混合发展,确保园区产业的集群化、集约化发展。三是完善项目推进平台。我们提出只要项目落到纸上,就必须落到地上。去年以来,我们按照中省市简政放权的要求,进一步精简了办事程序,优化项目服务,以最短的时间办理项目立项、用地、环评、选址等方面手续,为项目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做好产业规划分析是基础,实施龙头带动是关键,抓好补链强链是重点,实现集群发展是根本。政府应该把产业链招商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发挥好决策者、引导者、协调者、管理者的重要作用,从产业规划、政策引导、配套服务等方面,做活“政府水”,放养“企业鱼”,促进县域主导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放大产业链招商的倍增效应,不断提升招商工作质量和效益,切实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