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锦旗通过继承弘扬“古如歌”品牌文化,着力推进杭锦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搭建平台载体,铸造人才品牌。加快构筑杭锦旗“古如歌”文化产业基地,建设集演艺和展览于一体的杭锦旗“古如歌”博物馆,为杭锦旗“古如歌”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演艺环境和展览条件。目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将杭锦旗蒙古族中学设为“古如歌”人才发展基地。加快培育“古如歌”创新人才团队,先后组建多支“古如歌”艺术团队,铸造杭锦旗“古如歌”文化产业品牌,将杭锦旗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古如歌”文化产业人才集聚地。2009年以来,杭锦旗“古如歌”协会会员从60人发展至现在的130人,新增自治区级“古如歌”非遗传承人1人,鄂尔多斯市级非遗传承人增至7人,“以品牌集聚人才,用人才铸造品牌”的作用初步显现。
“演”“赛”结合,柔性引才。建立人才“柔性流动”和“柔性使用”机制,搭建古如歌产业与各类演唱、教学和研究人员的供需对接平台,从音乐理论教学先进发达地区或院校引进一流人才,以杭锦旗“古如歌”文化产业品牌集聚人才,以尖端人才引领杭锦“古如歌”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参加第四届鄂尔多斯古如歌大赛、全国中老年合唱比赛等重大赛事,成功引进多名“古如歌”演唱者加入团队,也将杭锦旗“古如歌”这一品牌推向全国。通过受邀参加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等演出活动,杭锦旗“古如歌”团队成功引进30多名“古如歌”演唱者,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古如歌”的传唱率和知晓率,也为杭锦旗“古如歌”的传承和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围绕能力提升,培育本土人才。人才集聚,既要“引凤来栖”,也要“自我造血”。杭锦旗先后投入40余万元,成立4处杭锦旗“古如歌”协会分会,用于发现和培育当地“古如歌”演唱人才。同时,大力提倡“古如歌”走进课堂,及早发现并培育“古如歌”文化继承人和专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