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壮大,蕴含着城市、产业之间一种高度协调发展的关系。而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依托于较为完备的产业集群。“龙岗区作为拥有强力的创新驱动和产业链配套相对完整的城市,应该充分利用城市自身的潜力,走上时代的前列。”近日,“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信息委、工材委2014年年会暨智慧城市与智能制造研讨交流会上,多位交通、医疗、教育等七领域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认为,龙岗区在发展智慧城市中具有独特优势,并对龙岗区高层次人才支持政策产生兴趣。
◆第三方视角——龙岗拥有“智慧”优势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中,首先应该对城市主体深入了解,对城市未来发展有更好的把握,这样才能对智慧城市建设有一个方向性驱动。
“深圳定位为一个国际化城市,就要求龙岗汇聚各类资源,并在形成的资源链中扮演关键性节点作用。”华为智慧城市首席专家赵青认为,这就意味着龙岗需要具备全球化配套环境,而无论是深圳国际低碳城、硅谷直通车还是集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莫斯科大学等国际高等学府的国际大学城,都是为了打造这样的配套环境。
在“智慧教育”专场,北京阅联总裁彭扬听完龙岗区智慧教育发展现状之后,感叹龙岗区“做得很厉害”,称规划做得好,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基础设施无论是网络、数据中心还是云计算,都已经有了非常好的规划。可以把这个做成模型,形成向深圳、广东乃至全国推广的局面。”
“从数字医院走向区域卫生信息化,再走向健康管理,这是智慧医疗的发展趋势,但很多国家实际上还停滞在医院层次的信息化阶段。”温长城是华为智慧医疗专家,他认为深圳、龙岗已经走对了协作和健康管理的方向。
◆集中火力——用环境和政策吸引高端人才
2007年,龙岗本土“千人计划”专家畅志军一手创办了莱恩精机(深圳)有限公司。他觉得龙岗是个“显山露水”的地方,“尤其大运会后,整个城市风貌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畅志军眼里的变化,得益于龙岗区始终坚持打造“乐活宜居”休闲城市的定位。拥有绿道451公里,建成绿化覆盖率45%,两年新增公办学校数量居全市之首,迷笛、草莓、热波三大音乐节落户,举办WTA网球公开赛,城区内涵价值由此得以深化,宜居宜业环境因此被认可。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迄今为止已有12名“千人计划”专家落户龙岗。在他们的眼里,龙岗的魅力不仅在于绿色的生态环境,更缘于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人才支持政策。
地处深圳东北部的龙岗区,处于深莞惠城市群几何中心地带,是深圳行政大区、产业大区。近年来,龙岗区集聚大量高等院校、高端企业、高级人才和创新平台,打造深圳乃至珠三角新的创智高地。
据了解,龙岗区在产业扶持方面出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3文件,不断完善产业空间资源保障、招商引资等系列优惠政策,对科技型、创新型、生态型等初创期企业和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人才服务方面,出台1+11文件,推出人才保障房等优惠政策和服务举措,实施柔性人才举措,支持高层次人才到龙岗从事科研和专业服务工作,以更加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让更多的智慧要素在龙岗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