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特别区”)以500万“大奖”发布中心区概念城市设计“全球征集令”,而这一设计方案明确后,将与其它片区一道被放入特别新城的虚拟城市模型中,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汕、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这座由深圳主导建设的新城,未来将在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胞深度植入智慧城市的基因,努力实现与深圳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一体化发展。
6月22日上午,深汕特别区首度召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汇报会,提出了上述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方向、目标、路径。这也意味着,特别新城开启智慧城市建设的蓝图愈加清晰。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主任产耀东主持会议。
建新型智慧城市,深汕特别区“一张白纸好作画”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部署,随后听取了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简称“深汕智研院”)院长罗平关于特别新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方案、智慧深汕大数据工程建设、智慧深汕空间治理管理平台建设等工作的汇报。
汇报中,罗平全面解析了当前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内涵、新架构、新模式,介绍了全球十大智慧城市以及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并以典型案例详细剖析智慧模拟城市建设所带来的改变,使与会人员宏观了解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
“深汕特别区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领域拥有‘一张白纸好做画’的先天优势,完全有条件也迫切需要建设一座虚拟的智慧城市。”
罗平表示,作为特别新城首家区属国有独资企业,成立9个月的深汕智研院目前已吸纳了28名高端人才,各项工作稳步展开。深汕智研院将集中各方信息资源,以虚拟城市环境为时空载体,构建“逻辑高度集中”的运行架构;以大数据资源中心和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为核心,实现“物理高度集中”;以安全运维监管体系和安全标准及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托,实现智慧深汕基础、数据、应用安全目标。
据介绍,将努力推动深汕特别区与全国首批智慧城市标杆市之一的深圳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实现一体化发展。目前正面向全球征集的深汕特别区中心区概念城市设计方案明确后,也将被放入特别新城的虚拟城市模型中,与其它片区一道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汕、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
结合深汕特别区新城建设重点领域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深汕智研院在汇报会上提出了近期遴选的21个重点建设工程推进策略,包括深汕泛在感知网络、政务网络基建、大数据中心、智慧深汕运行管理中心、智慧深汕展示体验中心、虚拟城市地理环境、政务大厅服务管理系统、综合应急平台系统、公共安全调度指挥中心、三防监控、预警、智能决策系统等。
让智慧城市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惠及每一位深汕人
深汕特别区的智慧城市怎样建设?会上,与会区领导及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打造富有特色的智慧城市贡献智慧。
大家认为,深汕特别区作为区域协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域,新城建设正按照一流标准推进,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同样要对标国际国内标杆,而且要以建设水库、医院、学校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一样的投入对待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新城建设的各个领域融入智慧城市的理念。为了让智慧城市建设服务新城发展,智慧城市既要在顶层设计上与深汕特别区的各项规划相匹配,具备前瞻性,同时要实时做好需求统筹汇总和排序执行工作,让每一项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都看得见、摸得着,惠及每一位深汕人。此外,作为一座稳步建设中的新城,深汕特别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智慧城市大数据的收集、更新以及数据的精准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将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持续性的工作加以进行,久久为功,同时要投入专业力量将工作做足做细。
作为新城的建设者,与会人员在发言中也对深汕特别区智慧城市建设表达了强烈的期待,他们希望这个普惠性的虚拟城市能够尽早与新城建设接轨,在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智慧交通、智慧水务、大数据筛选运用等众多领域发挥作用。
发挥智研院“大脑”作用,构建智慧城市新内涵、架构、模式
产耀东在讲话中对深汕智研院的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我国城市发展实际,顺应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为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科学发展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创新是深圳的根和魂,作为由深圳主导建设的区域,深汕特别区在新城发展之初就要把创新思维落到实处。此次深汕特别区首次组织召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专题汇报会,也是全区一次难得的研究学习会。全区要以提升民生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为重点,在新城建设的每个细胞中深度植入智慧城市的基因。
产耀东同时表示,作为汇聚高端专业人才的“新城大脑”,深汕智研院要发挥特别新城智库、数据库、人才库、运营库等的重要作用,系统梳理深汕特别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加紧制定近、中、远期工作目标。下一步,全区将通过建设智慧城市的试点,建立深汕特别区智慧城市的新内涵、架构、模式,逐步在全区推广运用。全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打通平台、资源共享的要求,在各自领域全力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组织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保障、制度保障,不断满足深汕人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深圳努力打造成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贡献力量。
认识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城市建设发展趋势,是城市的未来。自2008年底由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许多城市将其作为发展重点并积极探索和试点。特别是在2015年,我国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强调要更加以人为本,回归城市本源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将城市居民感受、提高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评价内容,为建设智慧城市指明了方向。
智慧城市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轻松愉快。智慧城市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享受到了许多智慧城市应用成果。比如,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智慧医疗,医生可以通过电子病历提供的大量参考数据,更加快速精准地判断患者病情;出行可以通过智能交通技术来有效避堵;一卡在手就可以将生活中的水电、物业费通过电子系统支付;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智慧安防”也进入市民生活……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还会有新的成员不断加入,给大家创造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