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平 南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主任医师
车达平 南昌市卫计委副主任、主任医师
饶昌平 江西国控公司副总经理、国信医药谷董事长
大健康被认为是“互联网+”后的下一个“黄金产业”。《江西省“十三五”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江西省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力争突破1万亿元,努力打造成为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健康中国”建设样板区和健康养生最佳目的地。2015年,南昌市提出要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培育与健康相关的支撑行业,力争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
大健康产业如何聚集成“链”,成为产业发展的标杆?本期健康会客厅特别邀请到了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同期声] “要加快发展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健康服务业,实现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车达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的概念也突破了传统的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向大健康观念转变。大健康,紧紧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包括人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参与能力,对生命实施全程的、全面的、全要素的呵护,既追求个体的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家庭、人情等方面的健康。大健康产业的产品形态也由单一的医疗衍生出了医养结合、医体结合、医美结合,进而派生出独立的体检中心、治未病中心、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病理中心、护理院等新形态。
近年来,信息科技的发展赋予了大健康产业更多时代特性,“互联网+医疗”是未来发展的新星。“互联网+医疗”更多地关注健康管理、预约咨询、健康知识传播和健康APP等形式,由此衍生出了远程医疗、医疗大数据、可穿戴医疗设备、掌上医生、云医院、未来医院等新业态。
唐旭平:目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现了从形态管理向专业监管转变,以安全和质量为核心,管严管好从田头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关口。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了全链条、多环节的监管责任,对研发、生产、流通、使用进行依法依规严格监管,全面保障公众的饮食用药安全。
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南昌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执法能力和监管水平,建立与公众直接交流的信息化现场监管模式(如透明厨房、阳光厨房),市民可以在线对餐饮店后厨实时监看;利用现代技术对管理模式、监管模式进行全新改造,对药品流通企业的库房温度、湿度进行远程监控,对医疗器械流通企业的库房温度、湿度以及产品流向进行在线监控,对整个冷链供应系统的运输体系温度、湿度以及车辆移动路径进行全程监控。
饶昌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大健康产业面临广阔发展前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近年来,“大健康”概念异常火热,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已经超越过去任何时代,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未来将会有大量消费需求集中爆发。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在内的新一代技术将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互联网健康服务、健康体检与咨询、健康管理服务、高档养老产业、中医药健康旅游、健身休闲运动等产业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期声] “我们会抱着积极态度对待新生业态,建立相应管理规范,主动帮扶,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唐旭平:作为监管部门,在严监管的同时还要优服务,在行政审批方面简化程序、优化流程、缩短时限、强化指导,采取集中审批模式,实行一站式服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也就是说,强化企业运行中的监管,不是“许可了就不管了”,而是“许可以后要管得更严”,并向社会公开所有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信息,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在监管过程中,南昌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在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的同时,还要着力解决“门不难进,脸不难看,事依然难办”的问题。组建帮扶企业的专业性队伍,对企业进行点对点帮扶,做好技术上的咨询、法律上的指导以及规范上的帮助。下一步,还会对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以及可能出现的药品第三方物流、自动售药机等新业态进行帮扶发展,严格监管,强化服务,促进大健康产业健康发展。
车达平:新一轮医改以来,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得到快速发展,各级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但仍然与百姓的中医医疗需求差距较大,优质的医疗资源呈现“一号难求、一床难求”状况。南昌市作为全国12个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试点省会城市之一,正在起草《南昌市鼓励社会资本办中医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另外,南昌市将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已推出一站式中医医疗机构申办的窗口服务模式。在规划设置上,今后各级各个层面的社会资本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不受区域医疗规划的限制。在准入方面,鼓励发展各个层面的中医医疗机构,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大型中医医疗机构,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扶持中小型中医医疗机构,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适度降低门槛。在运行方面,出台允许中药保持适当加成、专项资金奖励、中医医师多点执业等扶持中医中药发展的特殊政策。
饶昌平:江西国控公司是省属国企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具有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产业投融资平台和改革服务平台的功能,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将成为江西国控公司的支柱产业。去年9月份,江西国控公司并购“国信医药谷”就是要着力打造大健康产业的服务平台,规划布局了医疗服务、体检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中医药博物馆、健康餐饮、医药健康产品交易与展示空间、医药健康企业区域总部及其他商贸配套服务。
未来,江西国控公司将在“医药谷”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向医药物流业延伸发展,打造医药物流管理平台,推进药品、医疗器械企业流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开展服务,形成现代物流流通新系统,形成全产业链闭环控制,打造大健康产业的生态圈,辐射全省及周边保健品市场,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江西医药健康市场的芯动力”,促进我省健康产业发展。
[同期声] “只有建立在安全、可靠、有效基础上的量变,才会形成产业发展、行业繁荣的飞跃。”
唐旭平: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但是,量的积累,必须建立在质量可靠、安全有效的基础之上。在积累过程,必须不断强化对质的管控,关注产业“好不好”的问题。如果对“质”的管控没有到位,就会形成假繁荣,可能给产业带来“灭顶之灾”。在严格监管之下,大多数企业形成了品牌意识,有的企业参与了国家标准的制定,是行业质量管控的标杆;有的企业对行业的量价关系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成为国内市场上的“江西名片”。
建立良性市场秩序是监管部门的职责。南昌市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监督性抽验,对生产经营不合格产品或有瑕疵产品的企业,实行下架召回、责令整改、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等处罚,不仅要关他的门,还要移送司法抓他的人。因此,在监管食品药品行业方面,监管部门从来没有手软,为了老百姓的健康,也不会手软。
饶昌平:作为新进入大健康领域的企业,如何做好品牌,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作为省属国有资本的运营平台,江西国控公司布局大健康产业,更加关注社会效应,通过打造“医药谷”、中医博物馆等重要项目,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今后,江西国控公司将坚持高标准、高门槛,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医药谷”,并吸纳更多社会资本加入,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实现企业与社会共赢。以产业平台公司为载体,构筑实体、网络的多维服务平台,统一品牌推广,营造最佳经营软环境,为项目经营者提供保姆式服务,聚集更多经营者进驻,满足消费者更多需求,促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车达平:南昌市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发展,出台了许多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在规划设置上预留了足够空间,并积极推进医生多点执业、执业医师区域注册试点,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同时鼓励现有公立医疗机构进行服务转型,更多地进入医养结合、“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
南昌盲人按摩,曾经是南昌服务业的一张名片。为了重新打响盲人按摩这张名片,南昌市对从业人员放宽门槛,只要通过国家认可的盲人按摩医疗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证,就可以颁发专项中医行医许可。不久的将来,盲人专项推拿按摩诊所也会出现在城区,为民众提供较好的服务。
唐旭平:群众的健康需求,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质量可靠、百姓信赖的集中市场。对“医药谷”这类大健康产业的新业态,无论从服务百姓的角度还是强监管的角度,监管部门都乐见其成。
这种健康综合体新业态形成后,南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与企业共同探讨出符合产业发展的监管新模式,探索在健康综合体内部建立质量检验站,现场检验,现场快速出结果;建立投诉接待平台,驻地监管,形成产业发展的高地、行业聚集的洼地、百姓信赖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