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日月如梭,一晃又一个“五年”快过去了。明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十三五”的各种规划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上了。
做一个规划不容易,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每一个规划是否都能落实,能起多大的指导作用,很多人对此都有疑问。
有一位在煤炭行业工作多年的专家说:“每次搞规划,全国搞,各省搞,各行业搞,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可是,至少我们了解到的,工业行业的规划,大都是从规划来,到规划去。”
有一位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说:“产业规划、资源规划、环境规划……搞这么多规划,做了很多的工作,只是它们有些地方相互不太衔接,我们有时候确实不知道该跟着哪个走。”
还有的人说得更直白:“我们现在的规划除了挂在墙上,还有什么用!”
规划在字典里的意思是,制定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有做“五年规划”的传统,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这对指导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发展到现在,人力物力充足,各种“五年规划”相继涌现出来,各省、市、县,各行业、企业,都有“五年规划”。单单说煤炭行业,除了行业的规划,又分门别类地做了不少“五年规划”。
这么做,对每一个具体方面的未来都考虑得更加细致周全,自然是件好事。可是看起来好事还没有完全办好。比如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导致“从规划中来,到规划中去”,缺乏指导意义;不同规划之间,相互没有很好衔接,让人无所适从,等等。最后不少规划除了挂在墙上,确实起不了什么作用。
“十三五”的各种规划已经着手准备了。辛辛苦苦做一次,自然是希望能发挥规划的作用,而不是为规划而规划。
“十三五”规划作为引领性的计划,至少要切合实际。上述专家说:“做煤炭行业的‘十三五’规划,先得弄清楚‘十二五’期间有哪些问题,研究如何解决,这是不可能跳过的。”
同时,规划不能相互割裂。各种分门别类的规划,要跟国家、行业、相关领域的规划配套。电力有电力规划、煤炭有煤炭规划、钢铁有钢铁规划、环保有环保规划,都是互相关联的,至少要认真考虑到相关方面,充分沟通协调,让规划总体而言趋于一致,而不是让人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