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特色小镇建设不久的将来可能是哀鸿遍野、一地鸡毛。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5-25  点击:1206
时下,特色小镇如火如荼。然而环顾神州,成功的特色小镇并不多,绝大多数的特色小镇,如同一哄而上的精子,还狂奔在寻找受精卵的路上。特色小镇是个风口,也是个大坑。不久的将来可能是哀鸿遍野、一地鸡毛。

 1、没有策划
 
        有些人误把规划当策划。通常是大领导发话:找个国际级高手好好规划一下嘛。于是找来几家规划公司PK方案,折腾到最后结果如何呢?然并卵。
 
        不是规划没有用,而是不能一步到位做规划。先有策划,后有规划,必须以策划指导规划。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诸如市场分析、总体定位、产业选择、业态组合、开发策略、运营模式等,当然要由策划公司来做,如果一步到位让规划公司直接出方案,只能是不断改来改去“洗煤球”,最后勉强定稿,如果照此开发建设,后果可想而知。
 
2、生搬硬套
 
        中国人山寨惯了,懒得独立思考,克隆成风。听说浙江某小镇很成功,克隆一个;到国外考察发现某小镇不错,克隆一个。
 
        最近很多人跑到杭州学习考察特色小镇。浙江的特色小镇,如基金小镇、互联网小镇等,其出现离不开浙江独特的产业环境与发展阶段。有人在一线城市整合一点基金类的概念素材,就在全国各地到处圈地搞基金小镇,其实适合搞基金小镇的城市没有几个。
 
        特色小镇的某些内容是可以复制的,但不能全盘复制。特色小镇的定位,必须因地制宜,结合特定区域的实际情况。一个好的特色小镇是长出来的,而不是生搬硬套上去的。
 
3、过度超前
 
        有人为了突出特色小镇的“特”,创新过度,过犹不及。
 
        最常见的是片面理解“差异化”,认为差异化就是要做到绝对的唯一性和排他性,这是个可怕的认知误区。有些事情绝对化到一定程度,其实已经不可行了。
 
        还有一种误区,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比如,有的专家可能是为了显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恨不得总结出108种特色小镇,囊括各种稀奇古怪,乱花渐欲迷人眼,不明觉厉。其实,不管从什么角度分类,主流的特色小镇就那么十来种。过度追求标新立异,容易把小镇搞成非主流的很小众项目,走进窄胡同,甚至死胡同。
 
        还有一种过度超前的情形是,有些企业做特色小镇时过于理想化,脱离了企业的发展阶段与综合实力。项目要“因时、因地、因人”,人们通常重视“因时”“因地”,忽视了“因人”。同样一块地,如果由碧桂园这样的巨头来做,是完全不同的。小企业盲目照搬巨头的打法,就是找死。
 
4、只玩概念
 
        特色小镇的核心是产业,不是房地产,不能本末倒置。
 
        有些开发商为了忽悠政府拿地,炮制了一些貌似特色小镇的概念,其实只是换了马甲的房地产。等到“伪特色小镇”原形毕露,政府生厌,开发商可能也拿不到后续的土地。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形,就是企业被政府给“忽悠”了。比如,政府要打造某名人故里(假如说是刘伯温小镇吧),或者某特产主题(假如说是香菇小镇吧),就规划了相关特色小镇,并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其实这些小镇没有市场可行性,如果投资者没有深入分析,一冲动就进去干,很容易被套牢。其实政府发心并不坏,是为发展经济、弘扬文化,可是政府并不太懂市场分析和投入产出啊。
 
5、盲目选址
 
        特色小镇投资过热,会导致一些人丧失正常的理性判断,在抢地大战中,盲目拿下一些其实并不合适的用地。
 
        有些地块生态环境的确不错,看上去很美,却是投资陷阱。特色小镇不是传统的旅游地产,其核心是发展产业,选址不能像旅游地产那么随意。更何况,上一轮旅游地产热潮中因选址不当而半死不活的项目还少吗?
上一篇:郴州助理力有色金属企业转型升级 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下一篇:特色小镇建设在一哄而上的热潮背后,是否隐藏着巨大商机?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