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包括: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渝东北特色资源加工基地。
实现目标靠什么?答案也在《纲要》里:最根本要靠创新驱动。《纲要》将推进创新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内容篇幅最多,共有八章,旨在强化创新驱动第一动力作用,突出强调其特殊重要性。如何来实现创新发展?《纲要》在推进创新发展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新动力,构建产业新体系,完善发展新机制,创新培育市场主体,创造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未来五年,忠县产业发展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特色资源加工业、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产业。在这些产业发展中,都打上了创新的烙印。”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服务业更具时代性
《纲要》提出,要紧紧围绕制造业升级和群众日益提升的物质文化需求,统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业比重明显提升。
在这大背景的催生下,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电子商务等产业将成为忠县未来服务业中的重点发展方向。
在物流业发展方面,一方面要布局新生港综合物流园区和九蟒城市物流暨电商产业园、乌杨综合货运枢纽、永丰冷链物流等3个物流枢纽,构建“一大三小”的物流空间布局体系。另一方面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大力推行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校对接、社区直销店等产销对接模式,支持大宗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支持发展订单农业,提升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和上市“最初一公里”组织化水平。
在发展现代金融业方面,一方面要加快银行机构增加营业网点布局,积极推动社区银行布局,大力引进融资担保、信托投资、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典当、金融租赁和金融保理等新型金融机构,到2020年全县银行营业网点数达到178个,新增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新型金融业等金融机构3家以上。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强化金融交易功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金融行业。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增强对科技、消费、创新创业等领域的服务等等。
在电子商务业发展中,推进电子商务公共运营服务中心暨众创空间建设,打造大众创新创业平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引导本土农产品加工企业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搭建统一的县级电商服务平台,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体系建设,提升农村信息化程度,实现全县农特产品一张网。
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新型服务业态以外,“十三五”期间,忠县还将实施一批现代商贸服务业重点工程,其中包括:提档升级中博商圈,新建金水门城市综合体、红星商圈、半城新区商圈、高营铺组团商圈、银山片区商圈、京投·中央商谷等,忠州特色美食街、西山特色小吃街、半城新区餐饮休闲街等特色街区;磨子土家族文化街、石宝寨民俗风情街、汝溪巴渝水乡风情街、乌杨“重庆名特商业街”、“三峡港湾”民俗风情街等,专业市场集群(忠州汽摩机电城,九蟒片区农贸批发、家居、建材等专业市场)等。
工业发展更注重创新
《纲要》里值得关注的是,忠县工业将走向新型化。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240亿元。
通过立足本县资源优势,优化特色资源加工业空间布局,重点发展乌杨工业组团,优化提升水坪、苏家工业组团,引导企业向乌杨工业组团集聚,加快建设医药、石材等产业园,打造新生、石宝、汝溪、官坝、马灌、金鸡、新立、拔山、白石等9个小企业创业基地,构建“1+3+9”的特色资源加工产业空间。
在新兴工业产业上主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建设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线,推广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应用。推进重庆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新兴产业升级接轨的智能交通装备,积极发展智能停车设备制造、立体车库,配套发展电梯制造、智能控制设计系统;生物医药,推动中成药化学基础辨析技术、制药过程系统工程技术、制药工艺调优技术等新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积极引进肿瘤药、头孢中间体等产业链后端项目,推动3D打印技术、激光加工、涂层技术在医用耗材、医疗康复器械的产业化应用;电子核心部件,重点发展以LED芯片、新型敏感元器件等为主的电子元器件,以数字化实验教学仪器、数字化视听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主的智能化教学仪器;新材料,培育发展竹纤维、新型复合材料、纳米钙等新材料产业;页岩气,忠县—丰都页岩气开发, LNG工厂及综合利用。
同时,对传统产业发展实施改造提升,通过加快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企业重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制造能力,提升制造品质,打造制造品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理念已经成为产业发展中的关键词。
县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忠县未来工业发展的信息化融合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将大力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着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众包、网络制造等互联网创新模式,构建协同研发、生产、组织产业新生态。支持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建设工业云平台,加快设计与加工、研发与服务、技术与标准等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推动企业依托互联网,建设上下游协作管理系统和产业链智能服务平台。引导中小企业加入核心企业的产业链体系,提高产品配套能力。
农业发展更有现代味儿
在农业发展方面,《纲要》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县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忠县将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根据规划,重点打造“1+1+10+100”区域,建设1个农产品加工园、1个农产品物流园、10个万亩产业示范区和100个特色产业核心示范园。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现代特色效益农业重点发展方向包括:柑橘产业(柑橘高标准果园建设及改造提升,柑橘苗木繁育基地改造提升及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到2020年,全县柑橘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年产量达到40万吨);优质粮油(粮油高产示范,测土配方、良种推广。到2020年,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0万吨);健康畜牧(肉兔产业基地,肉羊标准化养殖基地,优质肉猪养殖小区,优质肉牛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年出栏生猪75万头、优质肉牛3万头、肉兔800万只、肉羊8万只);生态水产(三峡水域6.5万亩生态渔业示范基地建设。到2020年,以三峡鱼为主的水产品产量达到2万吨);绿色蔬菜(食用竹笋产业项目,蔬菜基地标准园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到2020年,建设食用笋竹基地20万亩、改扩建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4万亩、栽培食用菌4000万袋);休闲农业(猫耳山红豆杉森林、复兴艺术田园、涂井三峡橘海、八斗台低碳竹海、双桂橘乡荷海、拔山金色杨柳、新立海珠涛声依旧等休闲农业区)。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忠县农业产业化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对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55%。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方面,扶优扶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支持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农户发展联管、联耕、联种、联收等联户经营,提升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旅游业成为重点产业
《纲要》提出,要深度挖掘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全面发展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建成三峡库区知名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过夜游客达到210万人次。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新名词,就是“智慧旅游”。
县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旅游”主要内涵就是发展“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发展与工业、农业、城市、文化等深度融合发展。未来五年,忠县将积极开发忠县旅游APP、支付宝旅游等数字营销新模式,发挥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作用,加大对外宣传营销力度,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形成大旅游格局。
“十三五”期间,忠县将加快旅游精品景区建设,重点打造以三峡港湾、白公祠等为核心,以点带线,点面结合,形成主要以城区为旅游线的“忠文化”旅游区;以石宝寨为核心,形成以石宝寨为品牌的建筑文化体验区;以三峡橘海、金色杨柳、派森百主题公园等景区为核心,做靓中国柑橘城百里柑橘长廊、橘乡荷海,并提档升级观光旅游。丰富休闲度假产品,创新发展度假避暑、温泉康疗、康体健身、养生养老、自驾露营、徒步露营、鲜果采摘、水上休闲等新兴旅游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