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深圳成为中国首个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设计之都”,全球瞩目;
2009年12月,在深圳首个“创意设计日”,深圳首届设计师大会举行,全城欢庆;
2011年10月,《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其配套政策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设立深圳创意设计奖。
2014年12月,深圳市政府“一诺千金”,市长许勤亲自挂帅,深圳首届创意设计七彩奖正式启动。
一路走来,以设计为名,深圳逐梦创意之都。这是一个政府对一个群体的承诺,也是一场深圳式的华丽圆梦之旅。“为深圳而设计”成为深圳上万名设计师共同的担当。
“一个承诺”:
为深圳而设计
事情要追溯至2008年11月19日。当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深圳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中国第一个、全球第六个“设计之都”,深圳自此印上了“设计之都”的城市名片。这是深圳市建立以来获得的第一个由联合国组织正式授予的称号,也意味着深圳长期以来致力于自主创新、力推原创设计的努力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和尊重。
深圳设计界因此欢欣鼓舞。作为深圳“设计之都”的品牌运营管理机构,深圳市创意文化中心多次组织各个设计行业协会召开座谈会,聆听设计师代表对“设计之都”建设的期许和建议。“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创办深圳创意设计奖、筹建设计博物馆”成为广大设计师的呼声和心愿。
2009年12月7日,深圳迎来法定的“创意设计日”,这也是国内首个设计节日。同时召开首届设计师大会,颁布市委市政府针对整个创意设计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关于促进创意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城设计师齐聚五洲宾馆,群情沸腾。设计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且充满期待,大呼“为深圳而设计,深圳设计业的春天来临了。”
的确如此,市委市政府建设“设计之都”的步伐铿锵有力。2011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其配套政策正式发布,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位为重点和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集中5亿元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其中提出,围绕“设计之都”建设,提升我市创意设计业的影响力,设立深圳创意设计奖,安排专项资金奖励为我市做出突出贡献的设计企业、设计师及设计作品。
至此,深圳创意设计七彩奖正式提上议程。经过多方论证和前期准备。以“创造·质量·品牌”为主旨理念的“首届深圳创意设计七彩奖”,于2014年12月7日正式启动。七彩奖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发起组织,由“七彩奖”组委会主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市创意文化中心)承办。
作为首个由深圳市政府部门发起,代表深圳设计之都最高水平的综合类奖项,七彩奖规格高、组织架构严谨,呈现出政府奖项的权威与庄重。为此,组委会还特邀请市长许勤担任大赛指导委员会主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和副市长吴以环任副主任。
这是深圳市政府对设计师的“一诺千金”,也是这座城市对设计师的“最高礼赞”。“为深圳而设计”,成为上万名设计师最朴素的愿望与责任担当。
“三个转变”:
提升深圳质量
这场跨时5年的圆梦之旅在画上句点的同时,也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为了办好七彩奖,主承办方召集专家学者多次座谈,悉心听取意见;深入园区、企业,了解设计师最新动态;召开设计之都联席会议,集思广益;征求办奖经验丰富的协会与组织……最终确定以“创造·质量·品牌”为主旨理念,以创意设计提升深圳质量。
在七彩奖组委会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看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转变”的大背景下,首届深圳创意设计七彩奖启动。这对于城市转型、城市品牌打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意设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发展创意设计符合‘三个转变’的内在要求。启动创意设计大奖,不仅是为了表彰奖励创意设计本身,更侧重于彰显创意设计对于提升深圳质量、打造深圳品牌的重要作用。大奖将成为落实‘三个转变’的重要载体,成为推进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深圳品牌、深圳信誉理念的重要举措。”
吴忠说,目前深圳已经有了一系列由行业协会举办的设计类奖项。GDC平面设计在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等一批专业奖项已经运作了多年,在创意设计领域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七彩奖的诞生填补了政府类奖项的空白。通过发掘、奖励设计师、设计企业和设计品牌,聚焦深圳创意设计的最新成就,起到实实在在促进深圳创意产业发展、推动设计之都建设的作用。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对奖项的进展高度重视。在七彩奖正式启动之前,市委宣传部多次组织各级主管部门召开会议,听取组委会秘书处对于七彩奖执行方案、LOGO等VI视觉系统设计的汇报。王京生对执行方案予以肯定,并对七彩奖杯的“七巧板”创意赞许有加。“将这一古老的东方智慧,应运于深圳这座中国最年轻城市的首届创意设计奖,其含义深远,思路巧妙。既体现出文化的传承,也展现了深圳创意设计的灵动。”王京生这样评价。
“办奖保障”:
“创意+媒体”优势凸显
作为首届深圳创意设计奖的具体组织承办者,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市创意文化中心)可谓责任重大。七彩奖组委会秘书长、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宣柱锡表示,报业集团担此重任,绝非偶然,是近年来自身转型拓展的成功尝试和经验积累,也是市里对集团大型活动策划组织能力的肯定和信任。
宣柱锡介绍,从2006年起参与“申都”工作,深圳报业集团发挥了媒体的资源优势,策划、宣传、推动,为“申都”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最终于2008年取得了“申都”成功。“媒体+创意”的优势,在2010年12月于深圳举行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大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年的大会公报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充分肯定了深圳“创意+媒体”的经验:深圳“文化加科技”的产业发展模式、深圳报业集团与深圳创意文化中心的融合,以及使用新媒体作为推广创意文化平台等做法,就是运用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典型。
作为深圳“设计之都”的品牌运营管理机构,深圳市创意文化中心在承办创意赛事、组织大型活动上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从2012年开始举办的两届深圳创意影响力评选,让越来越多的创意企业、品牌、人物走到媒体的聚光灯下,提高了他们的公众知名度,发掘和展现了他们所蕴藏的创意力量;去年组织的国际性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深圳创意新锐奖”则再一次让深圳在全球创意平台上发声,展现了深圳设计之都操办国际性奖项的能力与担当;再到如今水到渠成的首届深圳创意设计七彩奖,一个个创意奖项把深圳的设计师和创意界搅动得风生水起。
“我们专门组建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论证,研究起草了大奖的执行方案。”宣柱锡表示,经过近年来对设计之都品牌的全面运营和塑造,报业集团承办七彩奖,已经具备很好的基础。
“树立标杆”:
深圳名副其实
的确如此,依托“创意+媒体”这一模式的优势,设计奖有条不紊地进行。凭借报业集团的采访资源和市创意文化中心平台,组委会秘书处在邀请学术委员、初评终评评委,发动园区、协会配合报名等方面全力以赴。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秘书长刘永清告诉记者,自七彩奖发布征集令以来,平面设计协会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会议,动员设计师积极报名。他表示,从七彩奖的举办可以看出政府对深圳设计行业的重视,“我希望通过七彩奖的举办,能够营造深圳良好的创意设计生态和氛围,推动深圳的创意设计行业发展,提升深圳设计之都的品牌竞争力、影响力,以及提升整个深圳的GDP。”
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封昌红表示,协会自奖项启动以来,一直给会员企业和设计师做七彩奖的推广和问题答疑,她也在自己的微信不断转发七彩奖的新闻和报名消息。“我们希望首届七彩奖能实现我们的期待值,办出标杆的作用和意义。”她同时表示,七彩奖长期办下去的话,会将深圳创意设计行业的品牌形象打造出自己的Style(风格),或许以后这个深圳风格就会代表中国的设计风格,深圳设计成为引领中国设计行业的标准。
依托报业集团媒体资源,深圳获得“设计之都”称号之后,报业集团各报网对多名国内外知名设计专家学者进行专访,建立起稳定而良好的联系。在邀请学术委员、初评终评评委时,专家学者秉着庄重严谨的态度,欣然应允,为七彩奖“保驾护航”。书籍设计泰斗吕敬人、德高望重的香港设计师靳埭强等10位学术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等7位终评评委,以及韩家英等40位初评评委,他们以自身的学术修养、专业地位和市场号召力为七彩奖“保驾护航”。
他们一致表示:遵循国际化的评审标准,确保七彩奖专业、公平、公正、公开的流程,为行业树标杆,打造权威性和公正性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