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或将迎来一轮高速发展期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3-09-22  点击:632
目前,中国淡水资源严重紧缺,海水淡化成为“开源”的有效途径。同时,海水淡化也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海洋资源开发的一部分,受到了高度重视。基于此,海水淡化产业或将迎来一轮高速发展期。

        近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共同发布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3》指出,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国家,近2/3 的城市(共计400 多个)供水不足,100 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年缺水量达58 亿立方米。预计在2030 年至2040 年间,中国人口将达14 亿,中国也将成为人均用水少于1000立方米的严重水荒国,城市工业与生活用水每年缺口将达200 亿立方米。但是,数据显示,未来10 年,中国海水淡化日产能将增加170 万吨至200 万吨,海水淡化设备投资有望高达120 亿元至140 亿元,如此一来,不仅海水淡化产业会进入高速增长期,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缺水问题。

        中国海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雷波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缺水问题日益突出。我们以往会采取人工调水或人工降雨的方式增加自然水源。但是,海水淡化对中国来说将是一个更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途径。”

        根据《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 年,中国海水淡化产能达到220 万吨/日以上。不过,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海水淡化日产能约为70 万吨,距2015 年的220 万吨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如与中东国家相比,中国的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海水淡化核心技术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上落后一大截。这也是制约中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雷波还表示,国内大多数海水淡化工程采用的是国外公司的技术和设备。

        据了解,目前,中国海水淡化设备只有40%实现了国产化,而“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到2015 年海水淡化原材料、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率达到70%以上。中机院产业规划所认为,中国自主研发海水淡化技术设备有利于该产业发展。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将给中国相关海水淡化设备、材料公司增加100 亿元的市场空间。不仅如此,很多企业都把目光投向了海水淡化产业,但因为自来水定价尚存争议、海水淡化成本过高等原因,很多设备还处于闲置状态,海水淡化水尚无法真正大量投入使用。

        针对这些问题,中机院产业规划所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国家有关方面给予扶持,进一步完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二是需要科研院所、技术厂商在优化整个工程建设上下功夫,使海水淡化成本进一步降低。三是要让我们的民众走出“海水淡化水不洁净”的认识误区,能接受使用海水淡化水。

上一篇: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下一篇:雁栖开发区打造“专精特新”产业园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