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7月21日讯(记者朱洁 通讯员傅光华)发展升级版核心在工业,工业升级版关键在园区。
上半年,在园区发展升级版新思路的引领下,园区经济运行呈现哪些新趋势、新亮点?7月18日,全市园区经济运行座谈会对此进行了分析,本报特以“关键词”进行概括、梳理。
“做大”:园区公司资产纷纷向30亿元迈进
园区建设“不差钱”,就必须做强做大园区公司。
以高科集团为例。
如今,公司资产规模达170亿元,加上其合理的负债率、充裕的流动资金,申请发债、贷款不是难事。
“实践告诉我们,园区公司只有资产规模上30亿元、管理科学规范,在资本市场才有话语权。”会上,株洲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这一观点得到全市园区的普遍认同。
上半年,石峰区田心高科园将旗下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公司、清水塘循环经济投资公司重组整合,公司资产规模将迅速扩张至25亿元。
“各园区公司已将30亿元作为目标,积极新增资产。截至6月底,各园区公司累计增资35.7亿元,为年计划的59.5%。其中,攸县盛园公司、茶陵经开区经营发展公司增资较好。”
“向南”:县市园区迎来发展良机
在城区土地供应日益紧张、城市向南发展、产业向南转移的背景下,县市园区迎来发展良机。
紧挨城区的株洲县南洲新区被寄予厚望。
“为承接市区产业转移,我们正高标准地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园区负责人介绍。
据悉,南洲新区标准厂房将“敢于和高新区‘汽配园’厂房叫板”,按照“产城一体”理念规划,配套商贸居住、金融服务、休闲娱乐等功能设施。
醴陵、茶陵、攸县园区也争相出击。
醴陵经开区正全力创建全市第二家“国字号”工业园;茶陵经开区正在与多家广东家具企业洽谈,筹建“万亩家具城”;攸县工业集中区储备1000亩工业用地,可做到“有项目就有地供”。
“落地”:127个项目新开工
没有新项目,就没有新投资,就没有新增长。增强园区发展后劲,要高度重视新开工项目。
上半年,各园区纷纷策划包装项目。芦淞区董家塅高科园、建宁经开区,荷塘区金山科技工业园等园区启动项目库编制工作;通过制作完善项目库,上半年,全市园区引进项目66个。
项目要开工,还需确保有地可供。目前,全市园区均投入征地征拆百日攻坚活动中,将集中落实已签约项目的供地问题。
攻坚之下,上半年,全市新开工项目达127个,为年计划的63.5%。其中工业项目83个、规模项目10个,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目前,北汽二工厂、新马金谷标准厂房、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一期、醴陵经开区旗滨玻璃、世界陶瓷艺术城……这些园区重大项目正加速建设,拉动株洲工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