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所谓乡村旅游,简单而言就是旅游者在整体农村地区从事游憩休闲之旅,旅游区域涵盖整个农村地区,即所谓乡村,包含许多个别村庄所涵盖的村庄及田野。
休闲农业:休闲农业主要是结合农业和农村等有形资源及其背后隐含的休闲观光、教育体验与经营管理能力等无形资源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休闲服务产业,其发展除了继续维持农业产销活动,从事农业经营,并保持原有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特性外,另一方面则结合由农业与农村资源为基础延伸出去的制造业与服务业,提供休闲游憩的机会,将农业由初级产业提升至三级产业,从传统农业生产走向农业休闲服务业。
休闲农业的重点在于农业产业的保留,是农业经营、游憩服务并重的新兴产业。
休闲农业的潜力与困境
(一)发展的潜力
1、农业拥有自然的环境和开阔的空间,可满足人们舒展身心的企求,这是城市所不具备的。另外,它们一般处于城市的边缘,交通便捷,来去方便,特别适合周末游,这又是一般的传统风景区不具备的。
2、其生活性的特质可满足人们回归淳朴生活的企求,即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和农业相关,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天天伴随自己的衣食住行的源头,可以享受栽种及采摘的乐趣。这是城市公园、娱乐场所、旅游景区所不具备的,农业休闲与其他旅游项目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3、技术性的特质可满足人们求取知识的需求。其高含量的科学文化信息和科技务农的示范性是一般生态旅游区不可比肩的。
4、其丰富性的特质可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要求。农业资源的种类包括农作物、农具、农宅、农业活动、农村庆典以农村中的动植物等等,包罗万象。
(二)问题及困境
1、农业资源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1)休闲农业为与地区产业结构结合的新兴休憩产业,但由于各农场发展相互模仿,设置以游乐为主的设施,缺少对农业资源的运用,丧失了地区农业环境特色。
(2)目前多数农场的经营趋于选择商业化、娱乐化的活动型态,对于农业生产、教育、文化的意涵,本应有而竟无,休闲农场的休憩活动失去休闲农业的精神。
(3)休闲农场设施项目缺乏明确的定性与规范,导致农业环境充斥过多与农业本质无直接关联的人工化娱乐设施。
2、综合人才问题:
最了解农业资源的农民不了解休闲旅游,而了解休闲的人不了解农业资源。这就造成了做休闲农业的农民拼命地“迎合所谓城里人的需求”,把城里的东西搬过来;而城里来的开发商带着传统旅游区做法的偏执,没有深度地挖掘农业资源,不考虑农业产业链的打造,最终建成过度商业化、城市化的产品。
3、游憩模式与管理模式问题:
(1)高技术性的农业与休闲活动根本上的冲突,其实就是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的冲突,比如外来游客带入病毒,打扰正常的生产等。
(2)农业资源运用不当,可能造成对农业或对游客造成不良影响。比如采摘折损果树树枝,乱摘未成熟果实,虐待家禽家畜等。
4、资金问题、习惯问题:
其他常见的问题还有资金问题和习惯问题。以习惯问题为例,农村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不良现象:不良建筑物构造物的侵入,垃圾处理问题,不注意卫生问题,抢游客问题等等,不仅影响乡村风貌、游客观感,有时还会影响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