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湖南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湖南文旅基金”),秉承“多元化募资、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一改以前财政项目资金“小、散、多”的“撒胡椒面”式的支持企业方式,集中财力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股商业模式优良、市场前景远大的商业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获得了多方好评。
发展的“及时雨”和“润滑剂”
“湖南文旅基金的加盟,给我们公司带来了资金的‘及时雨’,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发展的‘催化剂’。这是实实在在的,甚至是无可替代的帮助。”湖南华凯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安祺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
华凯创意是一家以创意设计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创新型文化创意企业。2014年10月,作为湖南文旅基金在湖南本土重点投资的文化企业,华凯创意获得湖南文旅基金投资5000万元。注入资金后,无论是基金理事会还是管理机构达晨创投,都对华凯创意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湖南文旅基金理事会主要领导、基金管理中心和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多次莅临公司指导。相关工作人员更是在财务监管、内部监督、协同资源、人力支撑、资本对接、上市沟通等多方面,为公司提供立体化、多层次的专业辅导服务,尽可能降低公司的试错成本,帮助公司完善内控体系、优化运营管理。
“这些举措使企业的软实力得到了提升。”王安祺说,“湖南文旅基金的战略投资,解决了公司阶段性的运营资金需求,给公司带来的这场‘及时雨’,更是‘润物有情如著意,滋花无语自施工’,一直呵护、推动着华凯创意成功上市。”
助力本土旅游企业理直气壮开拓发展
被誉为“一个景区带活一个县”和“旅游精准扶贫的典范”的中惠旅智慧景区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惠旅”),是湖南文旅基金着力支持的一家旅游企业,于2015年12月挂牌新三板。公司注册地为岳阳平江县(国家级贫困县),主营项目为平江县石牛寨旅游景区,其打造的国内首座高空玻璃吊桥享誉业界。
中惠旅总裁肖沛宇对记者坦言:“湖南文旅基金给予我们的不仅是资金的支持,也让我们在开拓业务时更加理直气壮了。”
肖沛宇的理直气壮,源于湖南文旅基金作为省级政府性投资基金的身份所带来的种种利好:一是通过政府的增信,企业往往能获得资金之外的溢出效应,后续也更容易引入其他社会资本。二是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三是有利于企业获得省内各主管部门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2016年12月,在获得湖南文旅基金6000万元的注资支持后,中惠旅又引进了湖南高新创投健康养老基金等机构,募集资金26400万元,对石燕湖等景区进行重组,进一步充实了公司营运所需的流动资金,减少了公司财务成本。
在获得上述投资后,中惠旅拓宽了业务,开展了连锁运营,完善了景区内外的基础设施,促进了景区与周边村民融合,带动了周边近千家农家乐发展和数千村民就业,实现了旅游发展成果与民共享,促进了平江县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助推了周边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
多元化募资放大财政出资乘数效应
募资是基金运营管理的基础,也是财政资金发挥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的体现。
“为了圆满完成基金成立时的募资目标,我们采取了多元化募资的方式。”湖南省财政厅总会计师胡良安告诉记者。
根据湖南省政府批复的方案,湖南文旅基金总规模为30亿元,分3期设立,其中一期9亿元、二期12亿元、三期9亿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基金一二期累计筹资21.9亿元,超额完成了原定21亿元的筹资目标任务,其中湖南省财政直接投入1.2亿元,放大效应达到18倍。
据介绍,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带动省直部门整合专项投入。采取联合发起设立基金的方式,充分调动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发委等省直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引导其通过整合现有专项资金等方式,完成出资1.8亿元。
二是争取中央财政连续注资支持。财政部在2012年、2013年通过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基金二期注资共计1亿元,大大提升了基金的品牌影响力。由于湖南文旅基金在全国同类政府性引导基金中业绩表现非常突出,2016年财政部又安排湖南文旅基金三期出资1亿元,累计出资达到2亿元。
三是撬动社会资本成为出资主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增信功能,积极吸纳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先导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社会资本出资17.9亿元,成为基金出资的主体力量。
“此外,国家层面的一些基金也多次来湖南考察,并表达了注资基金三期的支持意向。”胡良安高兴地告诉记者。
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
“我们基金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场化和专业化。”谈起湖南文旅基金的运营和管理情况,达晨创投公司董事长兼湖南文旅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刘昼说。
市场化首先体现在以市场方式筛选项目。刘昼告诉记者,湖南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现阶段资源碎片化严重、产业化程度不高,真正具有清晰商业模式、适合基金方式投资的项目不多。在此背景下,湖南文旅基金选择了国内顶尖的创投机构达晨创投公司负责项目投资运营,成立了湖南文旅基金管理公司,精心遴选目标项目,精准推进项目投资。
除了支付给湖南文旅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费外,湖南文旅基金还按照市场规则为其制定了激励机制:如年化收益率达到8%,将给予20%的业绩分成。
湖南文旅基金管理公司执行总裁齐慎给记者描绘了达晨创投项目筛选的“路径图”:由湖南文旅基金管理公司的项目团队对初选项目进行尽职调查,风险控制团队对财务、法律风险进行调查评估,然后达晨创投公司内部的项目投资委员会进行投票,对项目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充分的讨论。一个项目的讨论和投票最长持续了四五个小时。之后要到湖南文旅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和湖南文旅基金理事会上再进行投票,有关专家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代表进行讨论,通过后才能正式立项。同时,在项目管理环节建立了专人跟踪问效、实时风险预警机制,力保所投资金安全。
“目前项目的成功率达到90%以上,26个已投资项目符合预期的达到22个。”齐慎高兴地说。
市场化运作还有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与其他省财政厅牵头设立的投资基金相比,湖南省财政厅专门成立了湖南文旅基金管理中心。
“我们中心的人员也参与项目运作,但又不过度参与。”湖南文旅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邓卫平介绍说。
“就是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个主体的积极性,避免走当甩手掌柜或者是干预太深这两个极端。”邓卫平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
“基金管理中心的成立,能够很好地拿捏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对基金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关键作用。”邓卫平表示,不过度参与项目运作,可以让中心管理人员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基金发展方向,提升专业能力,选定投资领域、范围,科学决策,这样才能克服财政资金和传统基金的管理弊端,实现真正市场化意义上的发展,同时,还能建立好基金的体制机制。
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为湖南文旅基金带来了快速和健康的发展。基金成立7年来,已助推3家企业上市:分众传媒成功借壳完成主板上市,厦门吉比特、湖南华凯创意分别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上市,这3个项目解禁退出(2018年)后,预计为湖南文旅基金带来30亿元以上的净收益,相当于提前收回了所有项目的投资本息,为基金实现整体盈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已申报或即将申报IPO的有4家:青岛英派斯已收到证监会IPO回复意见书,目前正在排队候审,体坛传媒、软通动力、中惠旅拟于2017年申报IPO上市。已挂牌新三板的有6家。
湖南省财政厅厅长郑建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湖南文旅基金将进入三期募资和运营阶段,省财政厅也将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审定的实施方案,启动设立总规模800亿元的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并按照规范政府性投资基金管理的要求,将湖南文旅基金等相关引导基金纳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统一管理。作为湖南省政府明确的政府出资人代表,湖南省财政厅在设立、运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时,将吸收发扬湖南文旅基金等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运营管理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出资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