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高精尖”装备是未来产业方向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5-08-21  点击:694
装备制造业是中山第一大支柱产业,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力。目前,全市装备制造产业企业总数超过3000家,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729家。

       装备制造业是中山第一大支柱产业,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力。目前,全市装备制造产业企业总数超过3000家,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729家。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986亿元,实现增加值37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8.8%。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9.57亿元,同比增长13.5%,高出全市规上工业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完成投资51.25亿元,增长70.4%,高出工业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7.88亿元,增长198.1%。上半年中山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和投资增速分别居珠西岸六市一区第1位与第2位。
        中山市大力贯彻广东制造2025,把发展高精尖装备作为产业方向,聚焦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卫星应用及物联网装备、风电太阳能光伏和节能环保等新能源装备、光电装备、健康医疗器械、高端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六大产业,拥有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两个国家级装备产业基地,拥有光电装备、风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航天北斗物联网五个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引进和培育了明阳风电、蒂森电梯、大洋电机、广新海工、粤新海工、松德包装机械、立信门富士等一批行业领先重点企业。
        今年以来,中山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的战略部署和胡春华书记在中山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齐心协力,多措并举,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今年1-7月中山新签约投资额超1亿元装备制造业项目42个,计划总投资超300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00亿元。
高精尖装备制造企业优势渐显
        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中山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了明显的产业优势,装备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中山第一大支柱产业。
        中山聚集形成了海洋工程装备、风电装备、光电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北斗应用及物联网装备、包装印刷和纺织等专用设备、电梯等通用设备、新能源汽车和汽配等八大优势装备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了明阳风电、蒂森电梯、大洋电机、广新海工、粤新海工、松德包装机械、立信门富士等一批行业领先的重点企业。
        中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看准装备制造中的细分市场,走差异化道路,涌现出一批“专、精、尖”装备制造企业。比如,明阳风电已形成1.5~3 兆瓦风机产业化产能,研发出5~6兆瓦风机样机,正在重点研发风光储一体化综合供电系统和10兆瓦海上风机。在光电装备领域,中山新诺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 “激光动态无掩模光刻设备”成功打破外国垄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智慧松德占据凹版印刷领域约80%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在最近认定的全省384家工作母机骨干企业中,中山占85家,骨干企业数量和产值分别占全省的22.13%、27.46%。明阳风电是全省唯一一家产值超百亿的“工作母机”企业,长青集团、中泽重工分别排全省环保设备“工作母机”第一、第二位。
        中山拥有一个国家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五个省市共建产业基地。国家级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2004年通过国家科技部认定,基地总面积20平方公里,已引进包括9个大型央企在内的55个先进装备制造项目,投资总额约500亿元,已成为珠江西岸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平台。五个省级基地包括:省市共建光电装备产业基地、风电装备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和航天北斗物联网产业基地。目前,基地已吸引了一批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落户发展,成为了珠三角地区较具规模、发展较快、水平较高的专业基地之一。
        为筹办好珠西装洽会,中山及时成立了由副市长高瑞生担任主任的组委会,成员由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今年以来,由市领导带队,先后赴德国、瑞士、北京、武汉、深圳等地开展系列招商活动,成功与国内300多家先进制造装备龙头企业对接交流,与8个行业协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100多家企业先后到中山考察。今年1-7月,全市新签约超亿元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
主攻“六大方向”让有技术的企业不愁政策
        按照胡春华书记中山调研时提出的“发展高精尖装备制造业”指示精神,中山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客观面对发展困境与短板,把“发展高精特尖装备”作为产业方向,聚焦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卫星应用及物联网装备、风电太阳能光伏和节能环保等新能源装备、光电装备、健康医疗器械、高端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六大产业,优先发展工作母机类企业,重点扶持有核心技术、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端装备制造业。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方面,中山先后出台了 《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等政策文件,从产业布局、项目规划、工作方案、招商计划、资金扶持等方面,明确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
        按照相关规划,市财政2015—2017年共安排10.5亿元,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业及技术改造。8月份刚刚出台的《关于促进工作母机类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工作母机企业的发展。据市经信局介绍,新政策措施有两个特点:一是提级,将受惠面扩大一倍,同时提高补助标准。二是扩面,新引进“三有”工作母机企业,参照市鼓励发展总部经济系列政策,按“一事一议”原则制订扶持措施。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对政策落实提出要求:用足用好3年10多亿元技改专项资金,大力推动装备企业加快实施以增资扩产、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等为重点的技术改造。依托人才节、人才池、高才会等,重点引进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以及一批自带项目、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前来投资创业。
力争2020年培育5家百亿级领军企业
        按照市委、市政府在规划,将通过集中扶持,促进一批骨干潜力企业快速成长,力争到2020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000亿元,培育5家百亿级龙头领军企业,50家十亿级重点优势企业。
        要实现这一阶段性发展目标,产业载体建设很重要。据市经信局介绍,按照胡春华书记强调要把翠亨新区建设成为中山的产业中心、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中心的指示精神,将进一步完善翠亨新区总体规划与产业规划,加快建设中瑞(中欧)合作产业园等高端平台,提速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和健康医药等优势产业,迅速掀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端项目引进热潮。规划建设中的中山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将依托板芙镇河西片区6000 多亩可供开发的连片建设用地。在全市选择具有成片土地资源、具备马上开发利用条件的坦洲镇、民众镇等四个镇区的工业园区,集中全市之力,建设四个市级产业平台,并支持其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同时,加快建设已有一定基础的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国家火炬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北斗物联网产业基地和国家健康医药产业基地四个基地。
        位于中山美居产业园的中山市智能改造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在建设中。目前,该平台已为咀香园、香山衡器、美的等30 多家中山企业免费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3条基于工业4.0 的无人工厂示范线预计9月建成。
        招商引资方面,中山在成功举办深圳、北京和武汉装备业招商推介会的基础上,下半年将瞄准智能智造、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重点领域,赴欧洲和沈阳、大连、连云港等城市,面向国内外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实施定向招商。在首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之后,中山还将做好中韩日欧美五国造船企业高峰会议、国家激光学会年会的筹备工作,为全市招商引资、企业开拓市场、项目对接合作搭建平台。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也在加紧筹建,中山将打造装备制造业实训基地。
 
上一篇:政策加码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将成重点
下一篇:白山:绿色转型再出发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