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2018年新能源汽车地补政策,最高补贴不超中央50%——重庆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06-21  点击:1669
市财政局发布的《2018年度新能源汽车市级财政补助标准及技术要求》显示,鼓励区县(自治县)配套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区县(自治县)财政补贴总和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

         重庆出台2018年新能源汽车地补政策,最高补贴不超中央50%。6月20日,重庆市财政局发布《重庆市2018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下简称政策),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为,R≥300纯电车型约为同期国家标准的50%,其余车型为同期国家标准的46%;新能源客车补贴标准约为同期国家标准的20%;新能源货车(专用车)补贴标准约为同期国家标准的30%;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约为同期国家标准的40%。
 
  补贴产品
 
  需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重庆市财政局方面表示,为贯彻落实国家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明确我市地方补贴标准将根据国家补贴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每年进行调整。
 
  《政策》明确,此次具体补贴对象为在本市购买、上牌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单位和个人。补贴产品必须是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产品,并同时满足国家及本市补助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按照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8年第6批)》。全国共353款新能源汽车进入该批目录,重庆市13款新能源汽车入围,占比3.7%。
 
  此外,重庆对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作业类专业车(含环卫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民航机场场内车辆等申请市级财政补贴不作运营里程要求。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申请市级财政补贴的运营里程要求调整为2万公里。
 
  补贴标准
 
  最高补贴不超中央50%
 
  购买新能源汽车,重庆具体如何补贴?
 
  市财政局发布的《2018年度新能源汽车市级财政补助标准及技术要求》显示,鼓励区县(自治县)配套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区县(自治县)财政补贴总和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为R≥300纯电车型约为同期国家标准的50%,其余车型为同期国家标准的46%。例如,续航里程大于400公里的纯电乘用车,国家补贴标准为5万元,重庆市级补贴标准为2.5万元。
 
  此外,新能源客车补贴标准约为同期国家标准的20%。新能源货车(专用车)补贴标准,约为同期国家标准的30%。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约为同期国家标准的40%。其中,燃料电池类乘用车,最高补贴上限为8万元/辆。
 
  《政策》还明确,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1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货车(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分别按照2017年市级补贴标准的70%、70%、40%、100%进行补贴。
 
  杜绝骗补
 
  骗补企业将受处罚
 
  《政策》还提出,我市还鼓励区县(自治县)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加大城市公交、出租、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更新更换力度,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
 
  同时,《政策》要求生产企业及时准确报送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等信息,针对违规谋补和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补的企业,按有关规定追回违反规定谋取、骗取的有关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并对相关企业和人员予以罚款等处罚,涉嫌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查处。
 
  解读
 
  政策鼓励高续航低能耗车型投放
 
  新的补贴政策落地,对消费市场有怎样的影响?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对里程更长、能耗更低的车型加大鼓励,会推动企业进一步技术创新,向这些产品靠拢,不过终端价格是否变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短期内应不会有较大波动。
 
  重庆国际新能源智能汽车体验中心相关负责人龙飞洋表示,按照国家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政策偏向引导新能源车企生产高续航能力的电动车,对里程更长、能耗更低的车型则加大补贴。例如对续航里程低于15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不再享有补贴。包括重庆在内的多省市的地方补贴政策也遵循了这一原则。这就会推动企业依靠自身技术、研发团队,向低能耗、高技术产品靠拢,促进行业优胜劣汰,可以预见,后期市场上能买到的新能源车型在续航里程和电耗等核心指标上的表现一定会越来越好。
 
  技术指标提高,厂家造车的成本也相应提高,终端产品的价格会不会也跟着涨?
 
  “新能源汽车价格是否变动,要辩证的看,不仅仅是受政策影响。”龙飞洋介绍,产品终端价格受原材料、人工成本、市场保有量等诸多因素影响,新政会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但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新政策落实短期内应不会对终端产品的价格造成大幅波动。
上一篇:山东节能环保产业计划总投资420亿元
下一篇:我国新材料产业预计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