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2+1”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要狠抓招商、精塑环境、激发活力、严守底线,通过推进转型升级,实现融通共赢目标。
为了科学发展“2+1”主导产业,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前进行产业规划,委托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编制了《沭阳针织产业园发展规划》、委托中国轻工业西安设计公司编制了《沭阳装备制造产业园发展规划》、委托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沭阳电子信息产业园发展规划》,为“2+1”主导产业搭建起可持续发展的架构。
纺织服装类企业在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数量最多、产业链最长、关联度最高,其转型升级的空间最宽、潜力最大、效果也最明显。几年来,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成功吸引了享誉国内外的邦源纺织、宝娜斯针织、腾盛纺织等知名企业落户,并形成“纺织机械装备—纺丝—加弹—织造—印染—无痕成衣”完整的产业链条。与此同时,在沭阳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的意见》的支持、鼓励下,纺织服装企业的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步伐加快,有效减轻了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承担的运营成本。江苏腾盛纺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及其高档家纺面料研发、生产、销售的现代化纺织企业,去年在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帮助下,及时申请了贷款,并获得近一千万元的技术研发资金。“这让企业对新产品开发更有信心了,公司一年开发出的新产品超过50项。”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在行业内率先把新的光触媒技术应用到纤维和面料上,生产出的窗帘不仅能杀菌,还能分解空气中的甲醛,使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装备制造业是沭阳又一成长型主导产业,其中,江苏中辆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世界首台新能源有轨电车样车,去年就已通过中科院、中国南车集团等专家组技术评审,并已成功试运行了15个月。该新能源电车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安全性高,尤其是通过配套地面双模智能供电系统,100%采用绿色新能源,并可实现尾气和制动热能零排放、无污染新技术。凭借这一科研成果,该公司与上海城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客商联合投资资28亿元,拟建占地850亩的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预计10月底可完成设备安装并开始批量生产,年销售20亿元目标指日可待。
电子信息产业是该开发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园内已集聚电子信息类企业30家,并已成功获批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了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电路新材料、半导体(LED)照明、预留应用电子产业等“4个产业细分板块”。今年以来,作为该区电子信息类骨干企业的瑞声科技(沭阳)有限公司,先后增资4500万美元从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进口的研发生产移动通讯LDS天线、微型受话器、新型扬声器等产品的高端设备,将有效促进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传统加工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华丽转身。“这些高科技新设备将确保我们实现销售25亿元、纳税超亿元的目标。”公司总经理顾明辉如是说。全区9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达72.4亿元,同比增长61.6%,其中电声器件、高端线路板、电子磁性材料、电子线材等产品加工制造占据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销售额90%以上。
今年一季度,仅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就达到52.2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1.1%。而在这之前,沭阳开发区正是凭借“2+1”主导产业的独特优势,连续三次步入全省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第一板块”,并荣登了“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百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