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为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和做大做强,助推“三次创业”产业转型升级,成都高新区通过整合规上企业统计数据库、火炬统计数据库、企业上市培育数据库、成都市中小企业成长培育工程数据库等企业数据库资源,积极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大力强化企业培育服务工作。
“我们参考国家中小微型企业划型标准和成都市中小企业培育类型标准,结合成都高新区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将区内企业按照年销售收入指标分为五个梯度进行分层培育。”
成都高新区经贸发展局局长鲜荣生介绍,这五个梯度分别是: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为“大企业大集团”;年销售收入在4亿-10亿元的为“提升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亿-4亿元的为“小巨人”企业;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1亿元的为“成长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为“拟上规”企业。
鲜荣生说,成都高新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将重点培育工商、税收和统计关系在成都高新区的年度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以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企业。
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企业“梯度培育库”累计新增重点培育企业70家,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40家,生物产业企业8家,高端装备产业企业5家,节能环保产业企业13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4家,重点培育企业总数达到158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