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年。“十三五”规划制定的成败,是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要素之一,制定过程中借鉴历史经验并给出新的战略定位,事关全局,关系重大。因此,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市“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金华日报、金华新闻网联合推出“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系列报道,希望广大市民建言献策,把你们的“金点子”贡献出来。
“十二五”时期规划编制精品《浙中城市群规划(2008-2020)》于2011年6月经省政府批复实施,已经成为浙中地区发展的重要指导方略。2012年11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金华-义乌都市区规划范围扩容至与浙中城市群相同,城市群与都市区同步发展。目前,区域性的交通框架初步建立,规划预留交通通道(包括高速公路、铁路等)基本明确,城市群主导产业结构相对稳定,主要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较为明确。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06-2020)顺利完成,2011年7月15日,获省政府批准实施,为 “十二五”时期金华城市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6—2020)》编制工作也顺利通过省政府批准实施,有效指导了名城的保护建设。
“十二五”时期还陆续完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市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市区环卫设施专项规划》、《市区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市区农贸市场布局规划》、《市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市区生态绿道和旅游一体化规划》、《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中心城区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布局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的编制,为指导控规编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十三五”实现规划“一张图”规划部门利用省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的有利契机,结合城市重点区块开发建设的需要,适时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强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的相互衔接,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融合”,实现规划“一张图”,进一步强调规划的有效性。规划部门将充分利用3来年城乡规划编制计划制定的成功经验,早启动、早谋划,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项目储备库,提出“十三五”时期年度城乡规划编制计划的制定。通过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城市总规实施的重点和发展时序,加快形成梯次合理、衔接有序的规划体系。
金义都市区发展定位:一带一路示范区,国际特色商贸区,先进制造集聚区,信息科技引领区,影视休闲旅游区。都市区发展目标:到2020年都市区GDP总量 约4500亿,核心区常住总人口在330-350万人,城市化水平为79-82%,城镇人口为260-290万人。都市区发展战略:尊重都市区内各城市特色,强化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功能组织;以金华、义乌为核心,带动都市区功能提升;以两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为依托,打造金华、金义都市新区、义乌三大核心区产业发展平台;以金华-义乌聚合发展、金义都市新区一体化发展为重点,推进核心区一体化进程;建设都市区基础设施网络、公共服务网络、生态休闲网络,提升都市区设施和资源共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