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黄岛新区重点培育发展十大新兴产业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4-09-19  点击:944
为推进黄岛新区产业转型发展,按照不断提升存量、扩大增量的思路,注重规划布局,注重专业园区规模聚集,注重产业链条的延伸,注重市场化发展要素的培育,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的生态涵养、市场催化和内生调转能力。

  为推进黄岛新区产业转型发展,按照不断提升存量、扩大增量的思路,注重规划布局,注重专业园区规模聚集,注重产业链条的延伸,注重市场化发展要素的培育,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的生态涵养、市场催化和内生调转能力。发展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展壮大现有支柱产业,整合提升六大产业集群,做强做优;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十大新兴产业,做高做新。

  提升六大产业集群

  重点提升发展航运物流、石油化工、家电电子、船舶海工、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提升的目标和路径主要是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拉长产业链条,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等“五新”手段,将其改造为生态型、智能型、微纳型、服务型、融合型的“五型”现代高端产业。

  1、航运物流产业,目前主要以货物的中转、储运为主,而以交易、金融、保险、法律、信息服务为代表的高端航运服务业比重较低,缺少服务于终端商业、服务于生产制造的大宗物资交易中心。新区航运物流产业发展方向主要是向物流服务贸易转型,建设集现代码头业务、物流园区、保税园区、临港产业、期货交割、金融商务等为一体的国际物流中心,发展保税物流、配送物流、冷链物流、电子物流等新兴业态,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建设,完善与物流体系紧密衔接的贸易网络,建立大宗物资能源交易平台,形成现代国际航运贸易集聚区。

  2、石油化工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游产品生产,有油头无油尾,中下游产业配套不足,产业链不完整。目前,我区正在研究石化区规划布局调整问题,组织开展了新建石化园区选址规划论证。在产业发展方向上,主要是推进炼化一体化发展,向精细化工、石化新材料拓展,引进培育大炼油副产品回收、催化剂及助剂类、炼化专用设备类等循环经济项目和配套产业,逐步拉伸石化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

  3、家电电子产业,我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集聚了海尔、海信、澳柯玛、海立电机、宝兰格制冷等知名企业。但随着国内、国际家电市场的饱和,要求产业必须尽快转型调整。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家电从普通黑、白家电生产向智能节能、新型显示设备、物联网家电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向新型元器件、微机电系统、新型传感器、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船舶和汽车电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转型。

  4、船舶海工产业,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修造船产能过剩、研发不足;海工企业主要从事设备的组装,缺乏核心技术。下一步船舶制造将重点发展LNG船、LPG船、大型集装箱船等特种船舶和高档游艇及关键零部件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海工产业重点是依托现有船舶海工龙头企业,突破设计和总装制造关键技术,开展油气开发生产平台的设计制造,加快深海油气探测开发装备的技术研发和生产。

  5、汽车制造产业,目前主要以微面整车生产、挖掘机研发制造、半挂车等专用车辆生产及汽车零部件、配件产品制造为主。下一步借助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加快向特种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转型,突破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的研发生产,形成新能源整车开发能力、动力总成开发能力、汽车电子技术研发能力,建成新能源汽车开发制造体系。引导汽车零部件等配套产业发展,提高本地配套率。

  6、机械装备产业,目前主要以手推车、纺织机械、包装机械、橡胶机械、工矿设备等行业为主,产业类别多、分布较为零散。机械装备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向智能装备制造转型,加大企业在专用设备、特种设备、高端设备方面的研发力度,推动产业向技术自主化、装备成套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聚化发展,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性协作、社会化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

  重点培育发展十大新兴产业

  主要突出海洋经济主题,把握“落实总体方案要求、符合产业发展趋势、拥有发展比较优势、具备规模集聚基础”的原则,注重发展梯次,优先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游艇邮轮、通用航空、涉海金融四大产业,培育壮大影视文化、旅游度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探索发展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三大产业。

  1、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是开展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发展海洋创新药物、海洋生物制品、海洋功能性食品等产业,建设全球知名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2、游艇邮轮产业,重点围绕游艇制造和游艇邮轮消费两个方向,高起点规划游艇工业园,形成游艇研发、设计、生产于一体的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游艇生产基地。从甘水湾到琅琊台沿海规划布局多处大众游艇码头和多家俱乐部,形成我国东部沿海游艇消费中心。

  3、通用航空产业,重点围绕通用航空“一个基地、两个园区和五个中心”(即一个研发基地、两个产业园区和五个服务中心)发展布局,力争建成国内最重要的商务(公务)飞行枢纽、特色海洋航空基地、东北亚地区重要通用航空试飞检测中心和特色航空产业配套基地。

  4、涉海金融产业,重点发展新兴金融机构和商品交易中心,发展航运保险、资金结算和航运价格衍生产品,引进设立海洋开发保险公司和船舶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保险机构,发起设立2-3家民营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争取国家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山东商品交易所落户新区,争取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外汇管理、商业保理、跨境财富管理等业务试点,建立区域财富中心。

  5、影视文化产业,重点是打造“碧海蓝天、影都黄岛”品牌,积极推进万达影视产业园、电影博物馆、影视会展中心等核心项目及凤凰岛影视演艺中心、国际音乐学校、影视培训基地等项目,聚集一批国际知名影视制作公司,打造集影视拍摄、影视制作、影视会展、影视旅游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6、旅游度假产业,主要依托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生态等综合优势,规划建设滨海5A级景区,争创灵山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优化提升滨海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影视文化旅游等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产业化和产业旅游化,打造“升级版”旅游产业体系,形成中国北方第一垂钓基地及区域性度假中心、游客集散中心,打造中国最佳、国际知名的滨海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7、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以海洋探测监测与信息、船舶电子通讯与导航、舰载高端电子信息装备等为代表的海洋电子信息产业,以城市公共安全、工业安全生产、环境监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卫生、健康监测智能应用为主的物联网产业,以海洋综合信息系统、港口物流基础信息系统应用为代表的云计算产业。

  8、海水淡化产业,是我区解决未来工业用水问题的一个重要产业,主要发展海水淡化应用和设备生产。一方面是引进发展大型陆用海水淡化设备及高精端船用设备生产企业,形成区域性的特色产业。另一方面引进国内外知名海水淡化生产企业,鼓励新区重点化工、热、电企业发展热、电、水、化等规模联产。

  9、海洋新能源产业,主要是利用我区海洋自然资源条件,引进全国知名院所,在海岛和海岸带开展潮汐能、波浪能、太阳能、风能开发和综合利用,为全国海洋能源利用开辟新路子,做出示范。

  10、海洋新材料产业,重点是开展海洋装备用钢、钛材、镁合金等海洋有色金属材料研发生产,突破海洋防腐涂料、海洋平台电解防污产品等高新技术。
上一篇:2014年上半年全国“弃风”限电损失电量91亿千瓦时,“弃风”率约为10.5%
下一篇:交通运输部取消下放22项行政审批事项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