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承德市全力构建京津冀“大数据谷”谱写绿色崛起新篇章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5-08-19  点击:655
承德市人民政府与北京数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大数据交易中心、评估中心及中关村大数据产业交易联盟承德基地战略合作协议;承德市人民政府与戴尔(中国)有限公司签订大数据人才培训及国际化服务中心战略合作协议……

        承德市人民政府与北京数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大数据交易中心、评估中心及中关村大数据产业交易联盟承德基地战略合作协议;承德市人民政府与戴尔(中国)有限公司签订大数据人才培训及国际化服务中心战略合作协议……
  8月17日,在承德·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合作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多家国内外知名的大数据公司与我市签署了协议,将在我市部署建设数据中心、区域总部等,投资总额预计达到220亿元。我市已然成为大数据产业企业青睐的热土。
  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2014年,我省与北京市签订了《共同推进中关村与河北科技园区合作协议》,其中重点提出了双方共同谋划打造以“中关村数据研发——承德、张家口数据存储——天津数据装备制造”为主线的“京津冀大数据走廊”。
  我市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将大数据产业提升到“开放创新、绿色崛起”的战略高度,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为深入实施“发挥优势,高点起步,开放创新,绿色崛起”发展战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发挥生态条件优良、气候环境适宜、地质结构稳定、能源资源丰富、毗邻京津、交通便捷的优势,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战略制高点,着力打造以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等环节构成的大数据产业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市发展大数据企业100家以上,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把我市打造成为“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上的“数字城市”。
  “云”聚优势——
  气候、生态、能源保障等优势明显
  大数据产业企业青睐承德,首先看中的是什么?
  “之所以选择与承德签订合作协议,是因为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生态等优势,完全有望成为京津冀大数据产业的‘桥头堡’,”在承德·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合作暨项目签约仪式上与我市签订大数据产业合作协议的企业一致表示。
  正像这些企业所说的,我市从环境和区位等多方面优势来看,是距离北京最近的适宜大规模建设数据中心、发展数据储存产业的区域。我市南邻京津、北倚辽蒙,一市连五省,是连接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随着北京大外环和我市“两环十射”高速公路网、“一环九射”铁路网等加快建设,特别是承德民用机场和京沈客专的全面开工和投入运行,我市将构筑起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气候冷凉,地质灾害少。我市地处冀北山地,境内年平均气温9.0摄氏度,是京津冀蒙地区建立大数据中心的最佳之地。我市能够为大数据中心提供18到25摄氏度之间的恒温机房,并能够达到开停机时数据中心及机房内温度A级要求,且能够确保总体成本最低。同时,我市地质结构稳定,远离地震带,自然灾害风险低。
  能源供给充足,水资源丰沛。截至2015年6月底,我市电力总装机380万千瓦,发电量61.18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发电量占一半以上,具有较强的能源优势,能够解决大数据中心供电问题。同时我市河流密布,水资源总量37.6亿立方米,居全省之首,是北京、天津的水源地,丰富的水资源能够保障大数据中心的制冷需求。
  此外,我市有林地面积达到3360万亩,空气质量优良。这些生态优势可有效过滤大气,阻止风沙和扬尘,减少空气中硫化物微粒与机器、设备直接接触,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年限。
  “云”聚政策——
  企业享受政策、金融等多方面优惠
  仅凭先天优势,不可能绘成宏伟的蓝图。我市为了吸引更多的云计算、大数据企业入驻,积极出台优惠政策,从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能力建设、投融资体系及财税扶持等方面提出具体政策支持。
  在政府推动机制方面,我市成立了大数据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抽调部门精干力量组建大数据办公室,负责履行政策研究、对外宣传、外联招商、协调服务、制度建设等职能。成立统一的大数据管理机构——大数据产业发展管理局,负责企业招商与大数据产业基础工程与示范工作,并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我市对大数据产业企业在土地、金融上给予强有力的扶持。我市将按照不同类型的大数据项目,分别给予土地价格优惠。在金融上,我市将以财政资金为主体,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满足大数据产业不同类别企业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同时,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我市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和投资。
  产业发展离不开好政策。在政策保障上,我市为入园大数据企业提供“三低两高两保障”,即:低房租、低税收、低基础设施费,高补贴、高奖励,外加数据开放保障及法律保障。
  在鼓励创新方面,我市对被认定为国家、省知识产权示范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补助,对被认定为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给予20万元补助。对牵头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相关标准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国际标准50万元、国家标准20万元、行业标准10万元补助。
  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随着安云大数据中心落地建设,戴尔(中国)有限公司、万国数据有限公司、北京数海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大数据产业企业与我市签订大数据项目合作协议,我市大数据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形成。
  “云”聚发展——
  产业脉络清晰特色鲜明
  探访承德高新区的大数据核心创业园,首家入驻项目——安云大数据中心正在加紧办理开工前的各种手续。这仅仅是我市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一个缩影。
  为了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我市提出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示范引导,构建生态,应用驱动”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导思想,未来承德大数据产业发展脉络愈加清晰。
  我市大数据发展规划蓝图将围绕 “一园六中心”展开,在市高新区规划建设一个占地7000亩的承德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城。产业城内有大数据云中心、大数据人才培训中心、大数据孵化中心、大数据产业研究中心、大数据评估与交易中心、大数据产业服务中心等“六个中心”,为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大数据资产存储和分析、大数据人才培养、大数据产业研究、大数据资产评估和交易、大数据企业引进和服务等支撑。
  在产业服务上,将建设“四平台一节点”。我市将在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大数据交易平台、品牌推广平台、大数据企业融资平台、大数据安全平台等“四个平台”。此外,我市还将与电信、联通、移动部门合作,建立起互联网通信骨干节点,以保障大数据流动的及时、快捷。
  在大数据应用上,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工程建设。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重点,结合我市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利用大数据促进城市智慧化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现民生服务智慧化。重点抓好数字政府、智慧旅游、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城管、智慧安监、智慧家庭9个领域的应用。我市大数据产业集聚,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上一篇:我国工程机械行业 “一带一路”上强强联合
下一篇:香河环保产业园区: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立区项目建设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