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进东莞市东坑农业园,湖水泱泱,花鸟生香,各类蔬果基地与温室大棚错落有致,间或有市民踩着单车缓行于绿道之间,又或携家带口漫步于田间农场……眼前种种惬意在说明,东坑农业园已建设成为一个集农业科研、花卉苗木种植、水产养殖、蔬果种植、农业休闲观光以及农业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
据园区负责人、东莞东农公司经理陈进良介绍,2006年,东坑农业园开始统筹土地进行规划建设,2010年正式开园;2012年,该农业园被省农业厅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013年,东坑农业园又成功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七年间,东坑农业园实现了“三级跳”,成为了全国的示范点。
陈进良说,经过数年精心耕耘,如今东坑农业园基础设施完备,并开辟了四季果园、休闲垂钓等一批休闲项目,成为了周边群众日常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东莞市东坑农业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农业园将加大园区招商、盘活周边农舍,打造乡村度假文化区,发展旅游经济,使农业园服务功能与产业功能两翼齐飞。
小地方发展起都市生态大农场
东莞市东坑镇地方相对较小,总面积不足24平方公里。然而,2006年,东莞市东坑党委政府出资,在东莞市东兴路与寒溪河之间划分出4500亩地,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东坑农业园。
在东莞不少镇街因为土地统筹而费尽心思的时候,东莞市东坑镇又是如何统筹到这么大一块连片土地的呢?园区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2006年之前这片地以农田为主,但因地势低洼,农作物收入并不高。很多村民干脆以每年800元左右一亩的价格租给外耕农耕种。2006年,东莞市东坑提出农业园的规划,以每年1500元一亩的价格连片租过来。“当时村民普遍配合,统筹工作并没有花太多功夫。”该负责人说,如今9年过去了,农业园方面付给村民的租金也上浮了10%左右。
在东莞地理版图上可以看到,东坑农业园位于东坑镇东北部,介于东莞市东兴路与东莞市寒溪河之间,连接坑美、塔岗、新门楼、寮边头、井美、凤大等6个村的半埔田半丘陵区域。含人工湖、荔林山丘在内,园区总规划面积4500亩,分为特色蔬菜区、优质水产区、花卉苗木区、生态垂钓区、名优水果采摘区、科普展示区、绿道休闲健身区以及农家餐饮区等多个功能区。
陈进良说,东莞市东坑农业园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大力支持下,坚持边建设边招商的发展思路,在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经营管理以及休闲功能开发等方面成为东莞都市农业的示范窗口与样板基地。园区坚持农业服务城市、依托城市、融入城市的基本定位,在发挥农业的农产品供给、农民就业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全面开发农业的平衡生态、优化环境、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等拓展功能。
据悉,截至2013年年底,东莞市东坑农业园已完成建设标准化农田1009亩、标准化鱼塘570亩、自动喷淋系统868亩、现代化温室大棚74.18亩。走在农业园内,记者看到花卉苗圃、温室大棚、果园菜地、湖边钓场等园区景点一派井井有条,笔直的水泥路直通每一处景区,不少景区还配套了停车场、风雨亭、驿站、公厕等设施。
“东莞市东坑农业园区已建设成为一个集农业科研、花卉苗木种植、水产养殖、蔬果种植、农业休闲观光以及农业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成为东坑镇都市农业发展平台和重要载体。”东坑经济联合总社负责人说,东坑农业园是一项民生工程,为东莞市东坑乃至周边镇街的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重点打造农业园的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农业园成立专门的公司,结合农业园的实际,对园区内外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建成餐饮、农家乐等配套设施,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型、休闲型农业。
日均参观休闲者达2000多人次
东莞市东坑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东莞市东坑农业园区已成为市民田园观光、农事体验以及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平均每天到园区参观休闲人数达2000多人次,其中有不少是企业组织员工来集体骑行、踏青,进行户外休闲拓展。而借着生态旅游休闲需求旺盛这股东风,农业园将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体验的农家乐及展示示范型的观光农业,打响休闲农业示范点“国字号”品牌,将着力打造“耕作体验、田园观光、产品采摘、文化传播”为主题的现代都市农业园区。
发展高科技农业扩大经济效益
“国字号”品牌为小城全面发展蓄力
东莞市东坑农业园经典项目:滩美湖钓鱼场 四季果园
东莞市东坑农业园发展
东莞市东坑经济联合总社负责人:东坑农业园是一项民生工程,为东莞市东坑乃至周边镇街的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们将会重点打造农业园的乡村旅游文化产业,成立专门的公司,结合农业园的实际,对园区内外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建成餐饮、农家乐等配套设施,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型、休闲型农业。
东莞市东坑农业园负责人:我们农业园成为了东莞都市农业的示范窗口与样板基地。未来,我们将继续建立健全农业园区的经营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好市、省相关优惠政策,优化公司市场化经营方式,增强其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