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出炉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4-02-19  点击:741
《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建设“三核两翼一廊道”文化产业空间格局,重点发展以陆桥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会展业、以创意文化为核心的水晶文化产业、以西游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产业。

       2月19日讯,文化被称为一个地区的软实力。连云港市拥有山海、陆桥、神话、人类遗址、淮盐文化等文化资源,孕育了水晶、温泉、魔术、农业生态文化等一大批传统特色文化。先天优势突出,为什么连云港市的文化产业没能异军突起?近日,市文广新局发布的《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为未来数年内的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谋篇布局。
 
  根据规划,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发展将从国家战略、优势产业、特色资源层面出发,建设“三核两翼一廊道”文化产业空间格局,重点发展以陆桥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会展业、以创意文化为核心的水晶文化产业、以西游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产业。
 
  连云港市将以现有文化产业集群为基础,集中力量建设布局合理、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集聚效应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健全文化产业链,重点打造一批产业园区。在继续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将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将成为常态。
 
  文化产业体系雏形初现
 
  到“十三五”末,连云港市将建成1个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国家级水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或园区、3个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或园区、10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在组建、运营报业集团、演艺集团、广电集团等基础上,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在水晶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会展等优势行业,助推2到4家文化企业上市。这都是《发展规划》中提到的目标。
 
  根据规划,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十二五”末占GDP的5%,成为全市新兴支柱产业;到“十三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将占GDP的8%,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带动经济增长超过540亿元,带动第三产业经济增长超过500亿元,成为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文化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近年来,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发展迅猛,通过招商引资、企事业单位改制、扶持民营企业等多种途径,逐步建立了包括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等行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门类。截至2012年,连云港市实现了文化产业增加值37.49亿元和31%以上的年均增长;全市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年均增长17%,文化产业体系初现雏形。
 
  建设“三核两翼一廊道”空间布局
 
  根据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资源要素分布情况、相对优势,连云港市文化产业的总体布局是:以推动文化产业要素聚集程度最高、文化产业资源在国内,甚至国际具备相对优势的市本级和东海县文化产业率先发展,充分发掘各县、区特色文化产业资源,实现三核引领、两翼齐飞、廊道联通、特色鲜明、资源互动的“三核两翼一廊道”文化产业空间格局,构筑苏北文化产业发展带重要增长点,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文化产业示范区,最终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
 
  “三核”即以新浦区、海州区、开发区、云台山景区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产业核心区;以连云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为主体的陆桥文化产业核心区;以东海县为主体的水晶文化产业核心区。突出上述地区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轴地位,使之成为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的核心区。其中,水晶文化产业核心区(东海县)将被打造为以水晶为核心兼顾宝石、半宝石的水晶文化产业聚集区。在现有水晶市场、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水晶博物馆基础上,建设国家级水晶文化产业园区,并以此为基础,申请建设水晶文化保税区等配套设施。
 
  “两翼”即北部海洋生态文化产业翼和南部民俗生态文化产业翼,结合各县(区)区域内主要产业优势,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以文化内涵提升原有产业竞争力,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补充。
 
  文化产业廊道,即南抵G30、S73,北至S310,西至市界,东起连岛,并与海滨大道衔接,是连云港市文化产业T字形廊道。
 
  “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加速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如融入设计创意的工业制造品、网络游戏、手机阅读等,以及较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新一代广播电视等,这些都将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支撑,成为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新引擎。”尚雨说。
上一篇:福建省20个产业实施转型升级规划
下一篇:广州40亿元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