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产业集群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与调整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7-18  点击:1051
开展产业群体间的循环经济合作和区内的循环经济合作,能有效提高区域整体资源效率,降低整个集群的能耗。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一、产业集群推进循环经济路径分析

  目前浙江的产业集群有义乌的小商品、衬衫产业集群;温州的男装、制鞋业、锁具、眼睛、剃须刀、金属外壳打火机、柳市低压电器、永嘉桥头纽扣拉链、龙湾合成革及五金洁具、泵阀、塑编、蒲州制笔、宜山再生睛纶等产业集群;嘉兴的皮革、服装、化纤、木业、电子、丝织等产业集群;绍兴的袜业、珍珠、服装、领带、电磁阀、药用胶囊、轻纺、化纤等产业集群;上虞的制伞、铜管产业集群;杭州的女装、电子业、网架等产业集群;宁波的模具、针织坯布及漂染、服装等产业集群等。这些产业集群劳动密集度高、资源损耗大,综合国内外研究,这些产业集群实现循环经济有如下措施:

  1.提高生产环节的资源效率,并直接导致环境效益。通过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产品功能升级换代、产品价值链提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和对市场的反应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将生产环节中的排放作为资源再投入,形成生产系统中的产业共生关系,从而达到因排放再用而提高资源效率、因排放减少而增加环境效益的目的。共生关系可以通过建立副产品交易体系、加强资源共享合作,建立跨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协作网络的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实际上,产业集群内产业共生在某种意义上是纵向控制关系。

  3.构筑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链、废弃链、资源共享、循环技术合作等一系列推进循环经济合作机制。

  二、产业集群推进循环经济合作模式

  1.培养产业集群龙头企业

  区域龙头企业的快速成长,将带动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构筑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如温州市乐清的正泰、德力西集团,宁波服装业的雅戈尔集团,海宁皮革业的卡森集团,绍兴 “恒柏”西服、“步森”服饰等一批服装企业迅速发展起,温州皮鞋业以奥康集团为首的2个“中国驰名商标”和3个“中国十大真皮鞋王”。

  龙头企业吸引大批量中小企业加入其产业链,构筑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把供应商、制造商、服务商、销售商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龙头企业将带动提高整条供应链的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档次、市场开拓、招商引资和品牌效应的提高。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产业链逐步向两头延伸,如诸暨袜业已从单一织袜向为袜业配套的抽丝、加弹包覆发展,派生出了化纤加工业和电脑袜机、加弹机等机械制造业。绍兴的特色产业是轻纺面料,现在“恒柏”西服、“步森”服饰等一批服装龙头企业迅速发展起来,改变了过去“有布不成衣的状况。

  2.主体结构合作

  企业集群由大量相关企业聚集而成,这些企业既有同质的竞争性企业,也有异质的共生性企业,它们构成了复杂的竞争合作关系。产业集群推进循环经济,从构成主体来看,把大量企业按照物质循环关系联接构成,构建互惠共生关系的产业链,产业链内既包含有产业价值链也包含有产业生态链。

  3.技术合作

  提高土地和水及能源等公共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的合作研发、清洁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合作研发、产业链的续链技术的合作研发,形成产业群落之间的技术揉合。依靠科技发展循环型产业集群的科技机制,要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要加强研究和开发各种先进技术,突破重点领域技术瓶颈,不断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为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发展道路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通过增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强化产学研联合、建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扶持力度、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等措施,健全循环型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制。定期在各产业群落开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信息交流和培训教育工作,形成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信息融合。构建信息共享网络平台,方便集群内合作共享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企业集群信息资源共享带来的合作创新会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及集群整体的竞争优势的合作因素。

循环经济发展

  三、总结

  产业集群内企业要实现合作应遵守如下原则:(1)在产业集群企业间构建主导产业链,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集群以及区域经济发展;(2)提高技术合作,实现能源和废热、水和废水、原材料和副产品等的高效使用,尽可能减少污染物、废弃物、有毒气体的产业;(3)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副产品交换;(4)政府为集群内企业合作提供保障机制。

上一篇:持续增长的工业用电 凸显出工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带来的活力
下一篇:19亿——青岛崂山区抢占生物医药产业制高点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