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浙江落实7大长夜发展规划落实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5-05-18  点击:658
2015年,金融业首次作为七大万亿级产业之一进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与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高端装备制造业并重。

        2015年,金融业首次作为七大万亿级产业之一进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与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高端装备制造业并重。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浙江将切实抓好七大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各项要素重点向七大产业投资项目倾斜。
  按照浙江省的规划,到2020年,浙江基本建立全国领先的大金融产业格局、特色鲜明的金融产业功能体系、竞争力强的金融主导产业,分阶段实现两大总体目标:金融业总收入1.6万亿,占GDP总量的9%,甚至到10%。
  一、浙江金融产业类型与规模
  从全国来看,浙江金融产业数据也属于佼佼者:目前浙江省贷款余额排名全国第三,2014年金融业占经济总量的7.1%,在服务业中仅次于商贸流通领域。
  根据浙江省的规划,未来金融产业布局主要是五大类型:主力金融、浙商总部金融、私募金融、互联网金融和草根金融(浙江各金融机构体系规模见图1)。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浙江未来金融产业的布局将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浙商金融特色
  除了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及业务总部入驻浙江,浙江本土的浙商金融已经成为浙江发展金融产业的主要抓手。
  根据浙江省的设想,浙商银行、浙商证券、财通证券、永安期货、浙商保险等打造成浙江总部金融旗舰企业;做精做优专注服务中小企业的城商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19.02 +0.42%,咨询)进入资产规模万亿级银行行列;推动在宁波、温州、舟山、嘉兴设立专业性保险公司,推动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非银机构发展壮大。
  而由于浙江当地资本活跃,浙江品牌的私募金融也将成为未来金融布局中的重要角色。除了引入国内外知名私募基金落户浙江以外,浙江还将支持本土条件成熟的私募金融机构向大型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加快发展多元化投资基金,鼓励私募理财、私募证券、私募对冲等多样化私募金融业态发展。
       2.互联网金融逐步集聚
  由于浙江电子商务发达,并拥有阿里巴巴这样的旗舰企业,互联网金融将成为浙江千亿级金融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据浙江的规划布局,将鼓励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利用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社交网络形成的庞大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打造以支付宝、浙江网商银行为龙头引领的互联网金融新业态。
  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集聚发展,建设互联网金融企业孵化器,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集聚区。
       3.逐步规范草根金融体系
  浙江历来是民营经济最活跃、民间资本最雄厚的地区,其草根金融业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而拥有完整的布局。未来浙江将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新型农村金融互助组织、民间融资管理创新机构等准金融、类金融的草根金融业态。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加强龙头骨干企业和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发起设立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力度,引导更多民间资金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有序进入实体经济。
  二、发展金融产业的浙江优势
       1.龙头骨干企业加快直接融资步伐
  在以往制造业的雄厚基础上,浙江力推省政府重点发展的七大万亿产业中的龙头骨干企业到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加快浙江法人金融机构上市步伐,助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沪深交易所、“新三板”、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及港交所等境内外市场上市挂牌,依托资本市场开展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直接融资方面的很多指标上,如上市公司数目,浙江一直是全国第二位。去年全国新增100家上市公司,浙江占据17家,浙江直接融资比重从11.5%上升至21%。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浙江已经有351家上市公司,目前有4.62万亿市值,相当于GDP的115%。
       2.百亿级产业投资基金组建
  浙江正在组建浙商转型升级母基金、浙商回归基金、“浙民投”等一批百亿级规模产业投资基金,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拥有省创投引导基金、省海洋产业基金、省创新强省基金、舟山群岛新区海洋产业基金、省信息经济创业投资基金等一系列专业性产业引导基金。
       3.多门类区域交易平台日渐成熟
  基于区域和行业布局,浙江计划推动设立一批符合实体经济发展需求、风控机制较为健全、具有较强影响力和集聚力的交易场所。
  目前浙江已拥有新华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华东林权交易所等机构,在提升市场价格发现、集聚国内外资源优化配置等能发挥重要作用。
       4.良好的私募金融基础
  浙江已形成了完善的市场体系、充裕的民间资金、成熟的投资文化氛围,已经成为全国私募投资机构的重要集聚地,现有股权、PE、VC等不同的企业有1000多家,管理资金1100亿元,全国20%以上的私募资金来自浙江。
       5.互联网已经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元素
  浙江拥有信息经济、电子商务发展优势,以及开放包容的思路。具体而言,浙江拥有蚂蚁金服、同花顺(120.85 -1.99%,咨询)、恒生等一大批知名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有很多企业正在搭上互联网+金融这条快车,截至2014年年底,国内通过收购、参股、设立子公司等方式,涉足互联网上市的金融公司有40多家,其中浙江就有10多家企业。
  三、浙江金融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直以来,浙江金融业依靠民营经济的发展优势、金融改革的先发优势以及相对较大的存贷利差,经营效益良好,导致目前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存在“创新动力不足、改革动能减弱、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1.金融业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
  总体上,浙江金融业中,银行业占绝对比重,证券、保险业规模偏小,信托、租赁业发展缓慢,而银行对大企业、大集团授信过于集中,而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城市金融机构网点多,竞争激烈,而农村金融相对供给不足,尤其杭州、宁波、温州、绍兴等中心城市金融机构聚集度高,而丽水、衢州、舟山等欠发展地区聚集度明显不足。
       2.地方金改进展缓慢
  浙江金融方面改革探索包括温州金改、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台州小微企业金融发展、义乌贸易金融发展、舟山海洋金融创新等,但这些方面实质性进展并不多。
       3.金融产业集聚不够,金融生态有待改善
  浙江集疏物流金融港、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天使投资人LOFT社区等金融产业集聚还比较欠缺。此外,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产权约束不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及手段相对较低,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能力有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后等问题突出。
上一篇:安阳市研究产业小镇概念规划方案
下一篇:互联网引发汽车产业变革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