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实施路径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4-02-18  点击:639
借鉴国内外有益的实践经验,相关单位通过研究总结,提出了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问题和路径,或许能够为园区快速发展提供解决之道。

  近年来,随着国家将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政策的深入,产业园区面对新的形势,在开发模式、产业选择、招商、运营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借鉴国内外有益的实践经验,中国相关公司通过研究总结,提出了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问题和路径,或许能够为园区快速发展提供解决之道。

  “瞪羚企业”受园区青睐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各个产业园区需要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吸引企业、聚集资金、谋取发展,以往“大而全”定位已不适应市场需要。打造专业化、精致化的特色园区,将同类企业以及产业链条上关联密切的企业在园区聚集,培育和发展富有效率的专业化企业集群,形成具有发展规模化、土地使用集约化、资源利用效能化、产业配套系列化等特点的产业园区是大势所趋。

  从企业生命周期看,“快速成长”是成功企业必须经过的一个发展阶段。微软、雅虎、苹果、谷歌这些曾经是快速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都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产业界将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形象地比喻为“瞪羚企业”,其实质是高成长企业。

  大量“瞪羚企业”的出现意味着各类资源快速向新兴产业流动,新兴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就可能形成较大规模。如中国互联网产业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崛起,核心力量就是当时的“瞪羚企业”--搜狐、新浪、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

  “瞪羚企业”是新兴产业形成的核心力量,也正是园区发展所需要的“强心针”.这些企业创新活力强,往往能够占领高端的技术,科技含量较高,能够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对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地区创新能力和创业活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重视“瞪羚企业”的发展。结合政府推动的科技创新战略,观察各地方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措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将会受到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青睐,也将逐步成为各地产业园区招商的重点。

  竞争着力点向投融资内容转换

  产业园区在引进企业时,提供差异化的优惠政策一直是吸引企业入驻的关键,但随着招商目标由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企业关注的焦点从优惠政策转换成为更能助推企业快速发展的投融资服务内容上。

  产业园区未来将重点开展的投融资服务有:联合银行、证券公司和中小企业创业板等帮助企业上市;设立基地创业投资专项基金;与国内外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成员建立联系、开展合作,向园区内引入国际专业风险投资机构;开展投融资担保业务,借助国家中小企业转贷款平台,在园区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业务窗口。

  随着投融资服务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产业园区按照企业发展阶段提供不同的投融资服务内容。

  目前北京、山海等地的产业园区已在提升投融资服务内容方面走在了前列。北京中关村示范区在2013年12月13日,面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领域早中期创业企业发布了云天使基金、中云融汇基金和大数据实验室孵化基金3只产业投资基金,以此抢抓大数据发展机遇,着手布局大数据产业。而上海则将目光聚焦文化创意产业,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浦东新区政府于2007年共同成立了上海市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面向文化创意产业提供金融服务。

  “拼服务”成为竞争胜出法宝

  产业园区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拼服务”已成为园区运营者间竞争的共识。随着产业升级和竞争的加剧,未来,“服务好”将成为园区运营者竞争胜出的法宝。

  一个园区的服务好坏标准,反映在园区的服务水平和服务业态的完善度,包含基础条件和综合服务能力两个方面。

  首先,基础条件反映产业园区的整体软硬件基础环境,从最基本层面反映园区服务环境水平。基础条件如园区所在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软硬件环境通过平均租金衡量;服务设施、公用服务平台是园区提供服务的载体,提供入驻企业所需的服务环境。

  其次,综合服务能力反映的是园区的专业服务功能和满足客户的情况,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物业服务,网络信息化服务等专业化服务为入驻企业的稳定运营和成长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客户满意度服务是入驻企业对园区管理方综合服务水平的有力评定。

  “产城融合”的提出,就是因为园区服务跟不上,生活功能滞后于生产功能,居住、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薄弱,居民生活区、城市功能区、产业园区衔接不足,制约了城市的发展而提出的对策。越来越多的产业园区开发商意识到,产业园区应从纯粹用于地方招商引资的产业园区,逐渐向集工业与生活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体转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产城融合将促进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通过提升服务,产业园区将强化与城市功能的耦合,加快产业设施、居住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逐步从居业分离向协同并进转型,从单一的生产聚集区向生产、消费、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区转型。产业复合、规模适当、职住平衡、服务配套的模式将会成为产业园区日后的发展方向。

 

上一篇:长春经开区入选国家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园区
下一篇:区域产业规划的三种思维模式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