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丹灶将建成两条轨道交通,快速对接广州火车站和白云机场。”“地铁二号线的建设和开通,将进一步拉近西樵与广州距离。”刚刚过去的一周,南海区再次拉开领导微访谈的序幕,丹灶、九江、桂城、大沥、西樵等镇街的负责人已先后与网友进行线上互动。其中,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对接广州成为南海多个镇街未来共同的重点工作。
“未来三年,南海公共交通将真正全面深度对接广州。”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说,未来南海要进一步统筹、强化广佛之间的路网通达性,快速对接机场、高铁站、港口、商务中心、生产中心等关键环节,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广佛资源、粤港澳资源、粤桂黔资源、全球资源在南海集聚,也让中国的产品通过南海走向世界。
轨道布局提速
南海西部镇街到广州将不到一小时
丹灶是南海各镇街中率先进行微访谈的。在此次微访谈中,丹灶的交通建设成为网友关注的重点。丹灶镇镇长张应统说:“在南海区的轨道交通规划中,有两条与丹灶直接相关。”而这两条轨道交通将直接加快该镇到达广州的速度。据他透露,一条轨道交通将从广佛肇城轨狮山站出发,穿过博爱大桥,从北往南一直连通西樵地铁。城轨狮山站接驳广州火车站,这就意味着以后从广州火车站到丹灶新城只需45分钟。另一条轨道交通是从目前在建的广州西站路过新南海人民医院,通过金沙大桥,直达丹灶新城。而从广州西站可快速对接白云机场。张应统特意提到,由于新南海人民医院将于2019年初落成开业,“此条路线的建设特别急迫”。
除轨道交通外,丹灶还将在一两个月内推出丹灶直达南海万达广场、广州南站和广州中心城区的商务专线。“9座小车将给大家坐头等舱的感受。”张应统说。
地处南海西部的西樵可能更快一些。作为佛山市轨道建设网络中规划的唯一一条连接佛山西南地区和中心城区的轨道骨干线,佛山地铁二号线始于南庄,途经西樵镇,通往高明,全长约23公里。其中途经西樵约14公里,目前初步规划在西樵范围内有5个站点。
“南庄至高明段是地铁二号线的二期,我们正全力争取在2017年动工开建。”西樵镇镇长关海权认为,地铁二号线的建设和开通,将进一步拉近广佛距离,特别有利于西樵融入广佛都市圈一小时生活圈。
此外,肇顺南城轨将经由西樵南部,通向高明区。目前,施工方正在对线位进行选址和论证。“我们将全力争取在西樵设站点,以方便群众出行。”关海泉说。
连日来,南海多个镇街纷纷通过网络披露了南海区正在规划和编制的轨道交通线网图,从线网图可以预见,未来南海区地铁线路预计达到11条以上,南海新型有轨电车线路预计达到10条,此外还有4条城际线路列入规划。借助这些轨道交通,南海中西部镇街将进一步融入广佛中心城区。
建设品牌交通
南海商务专线已开进广州中心区
与各镇街的计划相比,南海区加快连通广州的行动更加迅捷。
10月8日,省内首条城际商务专线—南海商务专线从千灯湖开进了广州珠江新城。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带队,与党政干部、企业家、媒体代表等约70人参与试乘体验。
从南海的广发金融中心出发,仅用了35分钟,专线巴士就到达广州珠江新城高德置地广场。而在此前,若乘坐常规公交的话,需换乘两次,耗时至少150分钟。年内,南海还将有第二条商务专线开进广州南站。
除了两条金融商务专线的商务巴士,南海年内还将开通11条定制巴士,围绕桂城、大沥、里水这三个广佛交界的镇街制定线路,对接广州核心区的地铁站枢纽,包括芳村客运站、地铁沙贝站、昌岗地铁站、广州东站、南方日报社站、地铁花地湾站等。
实际上,在商务、定制巴士推出前,南海近年来已开设广佛同城公交线路60多条,日均客流量近70万人次。在区域合作成为南海寻求新增长点的当下,南海又提出建设品牌交通,特别是以广佛两地交通路网衔接为抓手,提高两地市政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通达性,打造1小时快线公交出行服务圈。
按计划,未来三年内,南海重要产学研片区、各镇街至广州机场、高铁站、广佛两地轨道交通、重要交通枢纽,都可以坐快线公交1小时到达。
围绕三年计划,南海今年将率先引入商务巴士、定制巴士、专线巴士等多元化服务线路22条,除了上述提到的商务巴士、定制巴士,还有9条专线巴士线路。
专线巴士的线路安排,主要针对中西部偏远片区对接桂城中心区,例如一汽大众工厂、家属区对接万达广场,再如狮山大学城对接桂城千灯湖等都是“大站快线”,确保1小时内通达。告别此前南海各镇街到桂城中心城区需80分钟以上,从中西部片区到广州主要区域超过2小时的历史。
交通便利选择多元
广深高才投身南海镇街民企
“年轻一代的创造力与珠三角的制造业融合在一起才有希望,我们欢迎珠三角的年轻人、港澳的年轻人、全球的华人新一代到南海创新创业。”黄志豪表示,交通是南海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汇聚更多高精尖人才和优势资源的重要抓手。
南海正在建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和全球创客新都市,需要集聚人才资源、生产服务性资源和创新资源;便捷的交通,推动南海镇街不断“走近”广深等都市,将带来资源的集聚。“南海要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和高品质的城市,汇聚更多高精尖人才和优势资源,就必须抓住广佛同城化的契机,充分发挥交通内联外扩强有力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黄志豪说。
家住深圳的陈志(化名)原是深圳富士康的IT高级工程师,在丹灶民企—佛山市南海新兴利合成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志江的诚意邀请下,毅然决定辞去原有的工作,来到丹灶工作。丹灶深圳之间便捷的交通往来,正是促使这位IT高端人才下决心投奔新兴利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高速公路或高铁,从深圳到丹灶也就两个小时多一点,比我之间从家里到单位也没多花多少时间,但是这里的工作环境比深圳好很多。”陈志说。
谢斌是广州人,还是家里的独生子,原在广州电视台工作,后来跳槽到丹灶一家民企。“当初考虑跳槽时,家里人都不同意,觉得丹灶太偏远了,离广州好远。后来带着家里人过来这边‘实地考察’,他们发现其实交通很方便,这边的环境更舒服,就同意了。”他现在和妻子一起在罗村租房子住,夫妻俩在为买房打算着,“我比较看中罗村,因为离广州比较近。每周回家只需要不到一小时,非常方便。”
“交通便捷体现城市的竞争力。”黄志豪表示,南海公共交通建设学习的标杆是香港,香港中环交通的高效运行让每一个到过香港的人都印象深刻,南海要将交通打造成响当当的城市品牌,让来往南海的人都感受到交通的便利、快捷,从而对南海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