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15日在山东青岛开幕,在为期2天的论坛上,来自1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海洋专家和涉海部门负责人以“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与21世纪海上丝路”为主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据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重要桥梁。去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东盟国家时首次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海洋经济学家、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郑贵斌表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经济深度开放的重大战略。他建议,以开放视野、创新思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利用中国与沿线国家已有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强化有影响力的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借助既有的区域合作平台,推动国际合作,重视中国对外贸易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努力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与效益,打造我国经贸与合作的升级版与新优势。
“应打造‘透明海洋’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护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吴立新在论坛上表示,“透明海洋”就是通过构建海洋立体观测系统,支撑海洋过程与机理研究,进一步预测未来海洋变化,形成状态“透明”、过程“透明”和变化“透明”海洋。全力打造“透明海洋”这一重要战略支点,将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论坛的举办地青岛西海岸也是这次论坛的焦点之一。专家们认为,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为构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再添筹码,是探索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试验田”,其领航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将能为海洋强国战略寻求支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高度对海洋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目前,全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已初步形成“3+N”的格局,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3大海洋经济区以及辽宁沿海、江苏北部沿海、广西北部湾和海南岛等其它以海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区域。
专家表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被认为是应着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另一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位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在全国“3+N”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中地位显要,应该和浙江舟山以及广东前海、横琴等地一起,从不同角度共同探索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道路,在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中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处于新的历史时期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应着力思考如何放大和用好既有优势,深化改革开放,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对标已经发展起来的其他新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同样应成为新区发展的最大红利。重点
应在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陆海统筹机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培育海洋要素市场体系、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土地政策探索、海域政策先行先试、人才政策创新等方面全面发力。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刘洪滨教授指出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在“一路一带”(“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他认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具备整体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海洋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强,交通便捷、发展潜力大等优势,国务院刚批复的“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为打造“一路一带”桥头堡的核心区提供了契机。为发挥好这一作用,西海岸新区应争取设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强化区域合作,建立青岛、日照、连云港联动发展机制;推动城市务实合作,深化区域合作平台与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