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区养老成主流
德国是较早进入“银发”时代的国家,放眼全球,其人口老龄化程度仅次于日本。养老保险事业发源于德国,1889 年,德国就通过《帝国劳工障碍与老年保险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老年年金制度。目前在德国,社区养老方式正成为主流。为解决护理人员的不足问题,德国政府实施了“储存时间”制:公民年满18岁后,要利用公休日或节假日到老年公寓或老年病康复中心义务劳动,参加老年看护的义务工作时长可以累计,换取年老后他人为自己服务的时间。
美国:“以房养老”
美国是“以房养老”模式的鼻祖,许多美国老年人在退休前10年左右就购买了房子,并将部分出租给年轻人,以房租来补充养老资金的不足。除此之外,美国政府和一些金融机构推出了“以房养老”反向抵押贷款,专门针对62岁以上、拥有自己的住房、房贷基本付清的老年人。美国政府提供保险,允许老年人超过信用额度限制,根据自己的需要借钱,并且一直居住在自己的房屋。老人去世后,贷款银行将收回本金和利息,若法定继承人无意赎回房屋,银行会将房屋出售。如果所售金额不足以偿还本息,联邦政府将支付所余欠款。
日本:由“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为”
日本被称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最成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预计2025年老龄化率将达到30%。日本政府一直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设置了健全的法制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由于劳动力不足,日本政府还鼓励老人“再就业”或“发挥余热”,“高龄雇佣保险法”特别加强了对大量雇佣高龄者的企业进行奖励的制度,对工资低于60岁退休时工资的高龄受雇者给予一定的补助。
结语:养老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而中国在全球人口老龄化风险最严重的国家中排名第五,中国养老事业任重而道远。“老有所依”不能总是一句空飘的口号,落到实处,才是真!那些电视中上演的“空巢老人”、弃养老人的现象不是艺术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狗血残忍的剧情真实存在着。智慧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好在当下国家政策红利不断,支持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智慧养老这是一个朝阳产业,未来也将继续向阳发展,真正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