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今年,连续十一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持续关注和强调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 推进战略,互联网正在影响和改变传统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用信息化驱动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必然。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发展,确定发展智慧型农业的战略,近几年,吉林省农委党组一直把农业农村信息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和引领,加强顶层设计,重点围绕信息服务及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从资金、项目和人才上,全力支持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初具规模
一、以体系培育为基础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目前吉林省初步建起了一支运转有序、人员精干、职责明晰、触角到农村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到目前,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9个市(州)、93%的县(市、区)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服务工作机构。尤其是在全省建设了村级信息服务站2100多个,全省从事农业信息管理和技术的人员达到2648人,市、县两级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员编制141人,实有人员177人。全省培训农村信息员29600人,其中培训骨干农村信息员10000人,农村信息员整体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农业电子政务建设与服务上,2014年7月1日起在省农委机关推广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先后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共有110人次参加了培训,目前通过该系统处理公文及发布公共信息391条,参与协同办公289人次,参与公文发送人数753人。组织开展了全省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工作,完成了省视频会议中心建设,采购了十个市州分中心相关设备,完成了视频会议专线招投标。
2015年拟新建玉米、水稻物联网应用示范点52个
二、以信息技术集成示范为关键的农业生产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智慧型农业”的新要求,从2013年开始,吉林省农委谋划了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以推进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实现农业和物联网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目前已建成吉林省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玉米和水稻两个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正在组织开发设施蔬菜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已建成玉米、水稻物联网应用示范点4个、在建26个、拟新建52个,到今年年底总数达82个。目前可通过PC机、平台大屏幕、手机等实现对上述产业的农情监控、生产信息管理、产品溯源等,并对示范点15项数据指标进行自动化采集、分析应用和预警处理。二是规划设计并开始建设了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在省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大楼规划了共9层5300平方米,包括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农业农村资源数据中心等在内的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初步建成了600多平方米的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其余部分装修集成以及部分平台迁移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八月底前交付使用。三是实施了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项目。紧紧围绕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领域的示范应用,扎实开展农业大数据建设,提升了整合、开发和应用三农信息资源的能力。组织整合科研单位和骨干企业,重点建设了农户基础信息、农业农村经济信息查询、农情统计管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农产品价格行情、农业气象等38个项目。尤其是测土配方施肥手机智能系统,目前已经推广到东北三省一区,农业部2013年10月在吉林省了召开全国推广现场会。
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每年为农民节本增效15亿元左右
三、以12316平台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成效显著
目前,吉林省农委建成了集热线电话、手机短信、涉农网站、广播电视、手机客户端等于一体、全网接入、省域全覆盖的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并正在进行全面升级改造。12316是全国农业系统统一公益服务号码,2006年5月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开通这一号码。2014年,12316热线电话呼入量达到125万个,主动群发各类短信息15亿条次,制播五档广播电视专题节目1349期,省市县三级农网和农村吉林乡镇网站群发布信息50多万条,特别是开发上线了包括19个功能模块的“易农宝”手机客户端系统,通过与移动公司开展让利送手机等活动,目前已在部分地区推广用户达4万多户。12316已经成为吉林省信息服务农民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年为农民节本增效15亿元左右。
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交易额突破1.5亿元
四、以农资下乡为主的农业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建设了吉林省好汇购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16个县市进行试点,投资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终端网店)870个,全省有10家企业4大类农资产品进入平台,并与省农行、农村信用联社等合作,成立农业信息化服务联盟,探索解决电子商务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到目前平台已销售化肥、种子、农药等3.5万吨、交易额突破1.5亿元。2014年4月与淘宝合作,开通了吉林大米馆,9月22日正式开通淘宝特色中国吉林馆,截止到2015年6月底,淘宝吉林馆累计销售额达到2.29亿元。2015年5月21日,由省农委与京东集团共同打造的京东·中国特产-吉林特色馆正式上线运营,为吉林省农产品营销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多种惠农服务
五、以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为重点的信息进村入户试点有序推进
2014年吉林省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信息进村入户10个试点省之一,省农委在双阳、伊通两个县(区),重点围绕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12316标准化改造、组织管理与运营机制创新等方面,大力推进农业公益服务、电子商务、便民服务、培训体验服务等进村入户试点。新建改造村级信息服务站320个,培训农村信息员320人。通过试点,两县(区)提供便民服务15000多人次,电子商务成交额突破3000万元,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和欢迎。
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得到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13年,吉林省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业电子商务分别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信息服务型和经营应用型,全国仅40个),同时,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经验连续多年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进行交流和典型发言。去年12月5日,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李昌健在吉林省专题调研考察后说:“吉林农业信息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已经不是原来的吉林农业信息化,新阶段、新跨越、新起色、新成效,让我很是震撼。我认为目前吉林农业信息化在全国可称得上首屈一指!” 。2013年7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到吉林视察农业信息化工作后,评价道:“这里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做得最好的,印象深刻、干得不错、起点挺高、继续努力”!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委常委、秘书长房俐,副省长隋忠诚也多次到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平台检查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