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南阳宛城区突出开放招商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3-17  点击:757
宛城区区按照“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基本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经开区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近日,记者在宛城区南阳中科合创空间看到,该空间面积7200多平方米,为新能源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96家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标准化认证、公共资源配备等全方位企业孵化服务。3月9日,浪潮集团大数据产业正式入驻南阳中科合创空间,为该区产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新动力。 “新能源经开区紧紧围绕打响‘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中原新能谷’这一国字号招牌,以提质转型创新发展为主线,强化项目建设和科技支撑,新能源已成为领舞全区产业跨越发展的一支劲旅。”宛城区区委书记刘中青说道。
 
  该区按照“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基本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经开区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突出开放招商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该区强力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和“项目攻坚年”活动,以开放带动掀起项目大建设热潮。加大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驻地招商、定向招商、集群式招商力度,先后对接了华润燃气、深圳金辉实业、惠州市金龙羽、东莞新能源等10多家企业。同时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和光电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的延链、补链、聚链、强链,积极与中国航天科技、首钢控股、华润集团等大型央企及行业巨头开展战略合作,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2017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25个,总投资96.6亿元,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其中,续建项目11个,包括总投资20亿元的宇阳新能源科技园、总投资12.6亿元的嘉鹏新能源锂电池、总投资6亿元的河南中鸿电子智能终端和平板电脑生产、总投资4.2亿元的乐凯华光环保型数码印刷版材生产线等项目。计划新建项目14个,包括总投资10亿的元毅神新能源动力锂电池、总投资10亿元的经开区创业孵化基地(大数据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南阳柯丽尔科技有限公司医用干式胶片、总投资6.9亿元的南阳食品商贸城建设等项目。
 
  优化发展环境
 
  完善基础“引凤还巢”
 
  该区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了经开区主要领导,配优配强领导班子。按照省市有关集聚区与乡镇行政区域管理套合的文件精神,初步确定了经开区与溧河乡进行行政套合,提升整体服务能力。经开区成立四个项目建设指挥部,实行一个项目一个牵头领导主抓和一套专班服务,开辟一站式全程服务绿色通道,对项目实行零接触服务,为入驻企业和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不断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以新发展融资公司、宛发投融资公司、鑫众投资公司和鑫地农业开发公司为载体,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开展融资租赁、发行债券等金融业务,计划2017年完成项目收益债融资25亿元,城市建设投资债券10亿元,用于经开区道路、标准化厂房、创业孵化基地、拆村并点等建设,以及土地的租赁、收储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的瓶颈制约,提高经开区的综合保障能力。
 
  2017年该区共投资5亿元,加大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经开区内外部环境条件,加速产城一体化进程。重点实施了医专二附院、仲景南路(纬九路至纬十路段)、纬九路(溧河至仲景南路段)、仲景路加油站等项目,至目前,医专二附院项目已开始运营;仲景南路(纬九路至纬十路段)工程建设已竣工通车;龙都花园职工公寓已竣工使用,天润自来水加压站、金色阳光廉租房和溧河花园公租房、仲景路加油站等基建配套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建设。同时,经开区继续全力打造环境提升工程,对伏牛路、纬十路、纬八路、南新路等主干道进行绿化、美化、亮化。经开区已成为招商引资的热土,一大批骨干龙头企业先后落地。
 
  推进科技创新
 
  催生企业“抢滩上市”
 
  不久前,省发改委等6家单位联合公布新一批(第20批)59家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名单中,南阳中祥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成为经开区第17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实验室)。新能源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出创新驱动,不断提升集聚区核心竞争力。该区研究出台包括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优惠政策,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的保障机制,设立科学技术奖,每年财政增加1000万元科技引导资金。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发动机,支持企业扩大创新载体和建设国际级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强化对外合作借力创新,同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建立新能源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平台。
 
  至目前,拥有“华光”、“天冠”、“娃哈哈”、“CNE”防爆电机风机等国际知名品牌4个,获得省级以上驰名商标15个,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287项、有效专利181项、有效发明31项,多项成果在全国同行业推广应用。经开区已建成天冠集团、乐凯华光、南阳防爆集团等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实验室)6个,拥有天力电气等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实验室)1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26个,博士后及院士科研工作站5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创新拉开了该区企业竞相上市的大幕:该区首家上市企业——汇博医疗公司已于2016年7月22日在“新三板”成功上市,路德筑机、三色鸽、乐凯华光、中祥电子等企业也在积极备战、“抢滩上市”。 东风吹遍花千树,宛城再启新征程。宛城区区长樊牛介绍,2017年,经开区“四上”企业预计实现产值350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15亿元,实现税利22亿元,同比增长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同比增长3.8%。
 
上一篇:紧抓机会为传统装备制造业面对互联网时代探索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下一篇:京津冀奋力弹奏好协同发展的“交响曲” 大数据产业是其最重要的音符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