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韶关市局迅速行动,以服务韶关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为发力点,确保十九大精神在韶关地税系统落地生根。
一是用好优惠政策,全面为装备制造企业舒压减负。针对现有的普惠性和结构性的税费优惠政策,坚持以产业政策为导向精准施策,共同梳理出装备制造业涉及的财产行为税、企业所得税、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所得税优惠、国际税收服务、规费等税费优惠政策共5大方面11项政策。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也是收过头税”的理念,使全市装备制造业企业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二是优化征管措施,持续为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增力。用足用活印花税核定征收办法;从宽从轻统一全市自由裁量权;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国地税合作办税,简化资料提供,减少办税流程,提升办事效率;把握好社保费扩面征缴与企业实际承受能力之间平衡的原则,在确保完成上级社保扩面任务和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同时,注重帮助企业降低社保风险和财务负担,平稳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助力企业发展。
三是提供精准服务,全力为装备制造企业优化环境。加强宣传辅导,成立“税收政策宣讲组”上门为装备制造业企业提供税收政策服务;强化落实跟踪,建立装备制造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台账;建立落实反馈机制,定期召开税企座谈会,积极听取企业对优惠政策落实的反映和诉求;以“双创园”税法宣传示范基地和莞韶园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服务互动平台为基础,为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高新企业培育、认定提供常态化、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化;对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采取个性化纳税服务;推进“税银互动”“税保合作”项目,以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价为基础,通过与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将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能力,缓解装备制造业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