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武汉市“两会”正式拉开帷幕。会议期间,来自武汉市各阶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带着武汉市民的重托,共商改革大计,共画武汉发展蓝图。
14日下午,武汉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武汉市副主委、农工党华中科技大学主委陈立波应邀接受凤凰网湖北频道专访,为助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以下为采访实录
凤凰湖北:您认为哪些产业是能发展成新动能产业的?
武汉市政协委员陈立波:武汉市最近从大的产业发展来看,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包括汽车、光通讯、智能制造、设备制造等等,但是相对来说的话,钢铁行业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基本到了行业的瓶颈阶段,而且这种产业对环境的压力很大。与之相对比,我认为健康产业,包括现代的生物医药行业、甚至包括传统的医疗服务行业都是能发展成新动能产业。
凤凰湖北:武汉现在健康产业发展的如何?
武汉市政协委员陈立波:针对武汉市现在的战略需求与武汉市的综合实力来说,健康产业发展还不够。
第一,武汉和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先进城市相比,武汉作为传统的医疗服务中心,在服务能力、服务范围、对外的辐射能力上都有所下降。
第二,我们有一大批的国内外非常知名的医疗机构,比如说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亚洲心脏病医院等,在整个中国都是非常有影响力,但是我们的服务潜能没有得到释放。医疗服务行业不光是一个保障行业,它也是一个生产型的、产出型的巨大产业。如果市政府充分的整合、鼓励武汉市的医疗健康服务产业走出去,充分发挥我们的产业潜能,那么将形成一个良好的医疗健康氛围。现代生物医药在武汉市的发展也是比较迅速的,以光谷生物城为代表,但是和上海、深圳、苏州这些先进城市相比我们的步子已经慢下来了,因为落后了。
凤凰湖北:在武汉发展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有哪些优势?
武汉市政协委员陈立波:武汉市在现代生物医疗方面有非常好的储备,包括一大批的国家重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包括科研院所:中科院、生物所、物理所、病毒所,包括华中农业大学等等。我们的知识储备、技术储备、人才储备是非常丰富的,但是我们没有转换成市场动能,没有转变成生产力。
现代生物医药它的特点和它的优点。它是个知识性、技术性、科研性驱动型产业。它的投入成本很小,它占地很少,它对环境的压力很小,它基本上是个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同时,它的市场前景非常大。
凤凰湖北:对此您有哪些好的建议?
武汉市政协委员陈立波:在十三五期间,武汉市委市政府能整合政府资源、政策优势,整合相关的技术优势,积极招商引资,破除一些不必要的管理、服务壁垒,全方位发展现代生物医药产业。
一是建议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企业,首先到国内外先进城市去学习、去参观、去考察、去吸收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在深圳、苏州、上海有那么一大批的好企业迅速的发展起来,甚至有些本身立足于武汉市的产业,后来转移上海,转移到深圳去了。我们要反思我们的管理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是建议政府设立生物医药基金来引导该产业的发展,助推产业的迅速进步。
三是建议政府破除一些管理壁垒,降低消除一些服务门槛,真正的把企业引进来生根发展。
四是建议政府根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扶持一批市场发展前景很广阔的,市场容量大的技术,比如说抗体技术、靶向药物技术、分子诊断技术、大型的医疗设备制造技术、大型的影像设备制造技术等等。这些作为医疗健康的主流产品,每一个产品都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容量。
五是建议政府充分利用在汉高校、科研院所丰富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让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全方位的真正的参与到武汉市的新时代的发展浪潮,助推武汉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助推武汉建设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城市这项中心任务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