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体现上海产城融合新理念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5-09-15  点击:510
又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将要落户盐城了,选址就在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盐城工业园。

  又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将要落户盐城了,选址就在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盐城工业园。
  “盐城合作共建园区在江苏起步时间最早、园区数量最多、发展质量最好,和上海的深入合作更是独树一帜。”盐城市商务局副局长夏丁华非常乐观,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当下,和上海等地共建的这些园区,对盐城来说是一个个“聚宝盆”。盐城总共17家共建园区,与上海合作的达12家,已实现“每个区县都有”的市域全覆盖,在上海对外合作园区中也占三分之一强,盐沪交流合作因此更加密切。
  南京大学教授、长三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彪认为,新常态背景下,园区共建这种结对发展的合作模式可深化区域一体化进展,将会承担优化生产要素综合利用、加强区域经济横向联系的功能,“比起出海等风险较大的转移,区域内协作项目成功率更高,更容易促进合作双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兆安强调,新常态背景下,共建园区也要进入深度调整阶段,不能只是实施产业转移,共建园区得以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优势互补,这种互补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推动力,其潜力还待进一步挖掘,但必须让市场力量主导。
  管理运营“润物细无声”
  漕河泾盐城园区引进的红创国际电商产业中心总经理陈赢告诉记者,红创看中这里集聚电商产业的潜力,于是联合淘宝大学等开展电商专业人才培训业务,引入国内外物流、仓储、快递企业,具备了盐城少有的“一体化发展”电商生态圈,已有10家电商企业入驻,龙头企业销售额近亿元。
  漕河泾园区是盐城共建园区唯一市场化运作的园区。建园以来,上海总部一直派出管理团队常驻盐城,从人力资源到规划建设,从招商引资到计划财务,全方位和盐城方面交流协作,把漕河泾成熟的市场化运作经验输入盐城。“市场化运作可感受的是我们的管理运营‘润物细无声’,比如遇到上级来检查,很多东西不再是临阵才准备,企业的选择自然不同。”园区负责人张波告诉记者。
  盐城市商务局共建处干部姚志耕告诉记者,三四线城市发展一大难就是招商难,盐城派招商骨干到上海母体园区常驻,“回来负责各大园区招商,长期积累的人脉和捕捉信息的能力发挥作用,解决了信息不通畅的障碍,克服招商的盲目性。”江苏建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区招商局长朱锦祥至今还保留着2008年在上海嘉定驻点招商时印制的名片。
  刘志彪说,盐城的漕河泾园区早期定位为区域经济总部集聚区,但实践中发现这个定位很难实现,结合盐城电商产业非常分散、缺乏集聚区,就调整方向为电商产业高地。“科技绿洲”目前已吸纳创新创业类、电商类、离岸类、生产类等项目33个,租售面积超过50%,若干新兴项目在孵化。
  沪苏两地产业合作新高地
  每天,大丰奶牛养殖基地都有七八辆载重35吨的奶槽车,将鲜奶运回上海。而对当地来说,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员工收入普遍比当地高出一截。奶牛场负责人钮水华从上海派驻大丰后,洁净空调大巴每天3次通勤往返,员工下班坐免费大巴回家休息,工作体面更受追捧。
  而今,这种模式不断升级。上海在大丰的三个农场50万亩土地,正从农场逐步转化为两地产业合作的新高地。当地知情人士表示,沪丰交流合作在盐城各区县中走在最前,早前的光明工业区囿于食品及相关配套定位,已不能满足两地更高水准的合作,为此江苏省和上海市省级层面推动成立合作园区的“升级版”——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引入临港产业区开发建设龙头上海临港集团作为战略投资方,这让双方充满期待。
  目前,江苏省已批准设立正处级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将很快正式挂牌运作。依托上海和江苏各自的资源优势,叠加沪苏联动政策优势、与上海同城化发展优势、临港集团经验资金优势,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的目标是打造“盐城浦东”,争做沪苏及长三角区域合作典范。
  盐城市发改委副主任陈守年介绍,此园区集中体现上海产城融合的新理念,在苏北树起标杆;一些世界级企业在长三角寻求布局,这里将是有竞争力的载体。
 
上一篇:农安县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下一篇:淮南做强民营经济促转型发展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