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营改增”在上海的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12-14  点击:717
“营改增”不仅进一步消除了重复征税的影响,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重要的,增值税更能顺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打通抵扣链条,在上海的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营改增'在上海的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今年5月,全面“营改增”试点在全国推开,“营改增”在全行业的覆盖,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也是助力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2年,“营改增”试点率先在上海开始,至今已走过了近5个年头。这5年时间里,通过制度的设计和调整,“营改增”不仅进一步消除了重复征税的影响,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重要的,增值税更能顺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打通抵扣链条,在上海的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营改增”实施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不到60%,而到今年上半年已超过70%。
 

经济结构调整趋势明显
 

       “‘营改增’方案出台前,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上海,就提出打造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恰在此时,‘营改增’带来了契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胡怡建教授谈到,“营改增”试点开展以来,他和他的团队就一直跟踪试点情况,分析研究营改增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
 

       胡怡建告诉记者,“营改增”推开以来,上海作为资金、技术、人才等集中的经济中心,经济结构的调整趋势明显。现代服务业引领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二产业除高端制造业及建筑业外,传统工业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来自市税务部门的数据显示,5年来,上海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不断攀升。2011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9%;2012年推行营改增试点后,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首次突破60%,并以年均2至3个百分点速度持续平稳增长,于2015年达到67.8%; 至2016年上半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8%,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服务业的集聚效应也十分明显,2015年,上海互联网相关服务增长28.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8.9%。2012年到2015年间,上海累计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研发中心分别达到182家、72家和62家。
 

       产业的活力也直接投射在就业市场上。拿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来说,统计表明,2015年,这两大产业的就业人数较试点前的2011年,分别增长5.22%和28.74%,占上海近三年全部新增就业岗位的40.74%。
 

推进企业创新完善经营管理
 

       “除了优化产业结构,全面‘营改增’打通了产业链条,在企业端产生的减负效应有目共睹。”胡怡建指出,在推进企业创新、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营改增”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截至2016年8月,本市共有营改增试点纳税人71万户,其中一般纳税人22万户,小规模纳税人50万户。自2012年以来,与应纳营业税相比,本市试点企业及试点下游企业累计减负1541亿元,其中,2012-2015年减负1248亿元,2016年1-4月减负138亿元,2016年5-8月减负155亿元。这是市税务局局长过剑飞提供的一组数据。
 

       所谓减负效应,不止这1541亿元。“营改增”后,纳税人主动调整经营模式、适应新税制管理要求的意愿不断加强,税收遵从度不断提升; 纳税人不断加强各种涉税管理,包括经营模式、财务核算、发票管理等,以适应增值税管理的要求和规避自身的税务风险,从而促进了相关试点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胡怡建表示,尤其基于我国增值税通过运用增值税发票进行链条式管理的特点,全面“营改增”试点从一定程度上倒逼着改革行业本身及其上下游产业链都养成“开票”和“拿票”的好习惯,为了能够实现增值税的“进项抵扣”,企业更愿意在财务管理上“动脑筋”“下功夫”,从而使得试点企业的纳税遵从度不断提高。
 

       以沪上知名餐饮企业集团小南国为例,在“营改增”全面推开之前,小南国在采购环节取得的发票中就已经有45%左右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营改增推开后,通过短期准备,这一比例就已上升至85%。仅此一项,或将为企业节约上千万的税收成本。此外,由于房地产业、建筑业也纳入了增值税管理,同样基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即可抵扣的增值税原理,门店众多的餐饮企业还将在租赁和装修上“节省”不少成本。这些在营业税时代都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实惠”。

上一篇:大数据金融的加速发展或将成为提升我国金融话语权的一大可探索路径
下一篇:襄阳以省级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龙头做优特色农业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