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莞版网约车新政公开征求意见,同样备受关注的东莞出租车行业改革也有了新动向。日前,东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发布《东莞市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拟取消不合时宜的非政策性措施,严禁出租汽车企业向驾驶员收取高额抵押金,引导出租车行业构建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均衡关系。
同时,方案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革利益分配方式,打通传统存量出租汽车转换途径,经营期内行驶里程在60万公里以下的营运出租汽车,清除出租汽车标识后可直接转换成网约车,车辆型号和排量可不受东莞制定的网约车条件限制。
近中期出租车控制在9辆/万人内
方案指出,本轮行业改革目标是要规范出租汽车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推进出租汽车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安全便捷服务,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2至3年的努力实现出租汽车服务供需的基本平衡,近中期东莞出租汽车发展水平将控制在9辆/万人以内。
据东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出租车管理科介绍,目前,东莞共有各类出租车共计7699台,实载率低于70%,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按照方案,今后,东莞将综合考虑出租汽车实载率指标和市场状况来调节供应总量,当出租汽车平均实载率高于70%时,实施增加总量政策;平均实载率为60%至70%时,实施维持总量政策;平均实载率低于60%时,实施削减总量政策。
方案同步要求行业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出租汽车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市交通运输局将严厉查处出租汽车拒载、议价、途中甩客、故意绕道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乘客合法权益。
清除出租车标识后可直接转换成网约车
方案提出,鼓励传统出租汽车以实施“互联网+”行动为契机,利用原有的车辆和人员优势,主动探索自建或接入互联网平台,提供网约电召服务,实现转型发展。鼓励企业依托品牌机构组建专业服务预约叫车车队,提高电召服务的指挥调度和响应效率,减少车辆空驶时间,促进行业节能减排。
今年4月,东莞官方打车软件“E出行”上线试用,作为原有出租车电召功能的延伸,构建起出租车互联网电召的服务体系。东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出租车管理科表示,截至目前,“E出行”系统已覆盖2630辆出租车,电召总单数为44016单。根据方案,东莞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全市统一的电召服务平台系统,逐步形成电话、手机终端、固定点等多种模式结合的综合性电召服务体系。
此外,与此前公布的莞版网约车新政要求车辆必须达到相应规定轴距、排量、车龄等相比,方案提出,要打通传统存量出租汽车转换途径,经营期内行驶里程在60万公里以下的营运出租汽车,清除出租汽车标识后可直接转换成网约车,车辆型号和排量可不受东莞市制定的网约车条件限制。
另据东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出租车管理科透露,出租车今后也可接入网约车平台,网约车平台视为出租车电召模式之一,计价方式按出租车标准执行。
严禁出租车企业收取高额抵押金
根据方案,今后将取消不合时宜的非政策性措施:取消一类出租汽车主班司机实行市出租车行业协会统一公开招聘,取消一类出租汽车全市统一车身颜色和驾驶员统一服装,改由集团自行制定;取消出租汽车必须配齐双班驾驶员才能投入营运、更新车辆配发道路运输证需司机签订承诺书、营运相关证件补办的登报公示环节;取消车辆电子标签卡、年度审验查验计程计价器合格证;取消全市驾驶员季度考试;取消顶灯补办审批、改由协会负责,增强企业自主管理创新能力。
为切实保护驾驶员合法权益,为驾驶员松绑,方案要求,严禁出租汽车企业向驾驶员收取高额抵押金,引导企业降低抵押金;鼓励、支持和引导出租汽车企业、行业协会与出租汽车驾驶员平等协商,根据经营承包、运价变化等因素,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企业和驾驶员运营风险共担、利益合理分配的经营模式,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出租汽车承包费标准。